美文网首页教育想法成长励志
你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你的有钱程度

你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你的有钱程度

作者: 漫薇米露 | 来源:发表于2019-07-08 15:04 被阅读12次

记得,去年刚入职不久的一个IT海龟,从总部来我们办公室见习。我特别热心的带他去车间,期间还给他介绍产品和生产工艺的特点。

结果他却一直质问:为什么产品交期这么慢?为什么有这么多欠货单?一个为什么后面还有好几个为什么。

我也想知道,他为什么不分场合的质问一个设计师关于生产的问题,而不是去问生产厂长。

一边佩服这位年轻人认真倾听了运营端的吐槽,一边佩服现在的年轻人什么情况自己都没整明白呢。就跳出来,一副要代表月亮消灭我们的样子。

有时觉得他们无知者无畏。有时又佩服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

与刚毕业的新手同事热衷于探讨公司日常问题不同,我这种工作多年的员工,就厉害了。不仅喜欢评论公司的日常事务,还喜欢对老板的决策评头论足。

总觉得,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甚至觉得这一届老板根本不行。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听过的道理越多,越觉得还是自己最有道理;见过的牛人越多,越觉得还是自己最牛逼。

去年公司在网站上规划出新闻版,用来发布公司的实事新闻,同时还对员工征稿,如果写的稿子通过了还有稿费。听了这个政策,我私下议论到:真是闲的,工作还不够忙的,谁有那个闲工夫写稿。

然而不到半年,我就被自己哐哐打脸了。

我写了一篇复盘工作得失的稿子,在公司新闻版面发表了。通过写作,不仅拓宽自己的思考深度,还把经验转化成能力,最后居然还收到公司发的稿费。

这时我才明白,老板建议我们多读书,以及通过稿费鼓励我们写作,让我们精进自己的良苦用心。也才意识到以前的自己,有多么的无知。曾经的妄论完全暴露了自己的狂妄自大和自以为是,有那么一瞬间,真的很羞愧。

认识到自己的认知问题之后,业余时间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书。最近在读《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本书作者是世界顶级商业教练哈维·艾克。他的潜能开发火遍全美,一直致力于帮助更多人实现致富的梦想,让人生变得不同。

这本书,形象的再现了富人和穷人的认知差别。下面我们从人生认知的角度来了解这本书。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穷人总是说:“有钱人都很贪婪,他们靠穷人的血汗赚钱。钱赚的够用就好,多赚就是猪了。”这种思想不仅会让自己变成穷光蛋,还会在潜意识里制约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们把有钱与贪婪画上等号,如果不想变成贪婪的人,潜意识也不会想变富有。

我有个大学同学,做销售的时候,不仅连续拿下了几个项目,还带出一个有战斗力的销售团队。那时的他感觉自己无所不能,不仅对用人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还认为自己看人非常准。甚至,夸张到觉得自己离人生巅峰就差一步了。

据调查,95%的人(包括我自己和我同学)都处在自我感觉比较好的一个阶段。我们对一些事情的感知是:这件事情没什么了不起的,也没觉得自己有需要学习或改变的地方。喜欢呆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或范围,瞧不起外面的事物,拒绝去发现新的领域。

不仅平时不爱学习,还总想在别人面前显得知识渊博。自认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真所谓,“无知者无畏”。

知道自己不知道

曾经有个老先生,哭着告诉哈维·艾克,我今年63岁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放弃学习。试过很多行业,但是都没有赚到钱,一直以为是自己笨。直到听完你的课,我才意识到,父辈失败的经历对自己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导致自己不敢设置成功的财富蓝图作为目标。

还是我那个同学,他所在的公司,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他的短板也慢慢暴露出来。他的自以为是让他碰了好几次壁,也吃了很多教训。他才明白最初做销售和带团队能成功,其实是有运气成分在里面的。

只有4%的人处在,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认知状态。发现自己不足,到承认自己不知道,需要经历一段自我否定的过程,也是自我感觉最不好的时候。

这个阶段这也是大家要面临的一个转折点。只有经历了几次挫败,碰了几次壁,发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才明白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这个转折点,有的人可能会在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后,一蹶不振。但是更多的人会慢慢接受自己,跌跌撞撞地保持向前的航向。

知道自己知道

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真正喜欢买彩票的人,都是穷人。真正的有钱人,也许会偶尔玩一玩,但是不会寄希望于通过彩票发大财。因为彩票不是他们创造财富的主要“策略”。他们更愿意相信,我创造我的人生。而不是,人生发生在我身上。

曾国藩曾经,六考秀才不中,被省教育厅长公开点名批评。这个批评犹如当头棒喝,让他开始沉淀自己,把过去的文章拿出来虚心研读,冷静分析。不得不承认,教育厅长的话是对的,自己的文章文理浅薄,脉络不清,字句不顺。就这样,学了十六年也没有学通的曾国藩豁然贯通,文理大进。第七次参加考试,终于中了秀才。这平生第一大辱居然成了曾国藩一生功名的开场锣,又一年,他就中了举人,又四年,中进士,点翰林,从此飞黄腾达。

面对耻辱和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态,消极的心态则会导致消极的结果,积极的心态才会创造出积极的结果。

到达第三种境界的人大概只有0.9%,一般要有一定的阅历,以及对这个世界有大致的了解,明白人生中,还有很多东西不能指望天上掉馅饼,而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

不知道自己知道

现实生活中,奔着赚钱去的,往往赚不到钱,不刻意挣钱的时候,却在不经意间挣了很多钱。

有一条收入定律是这么说的:与市场认为的你所产出的价值成正比。换一个表达方式:你实际上服务了多少人,或是影响了多少人?

想一想直销与连锁经营吧,只有十个线下的人,他的收入与有一万个线下的人会不会不一样?如果你服务了几亿人会怎样?

曾经被一则新闻刷屏:一张“乌镇饭局”照片告诉你,学历有多重要?

还好,这个饭局里面没有马云,他本人也只是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今天的马云,已经是我国互联网行业响当当的一张名片,但他对互联网的技术依旧不太懂。

马云曾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白,“我不懂互联网”。但是他对互联网的理解却比谁都深刻。很多人刚刚接触互联网思考的是互联网背后的技术问题,而马云想的却是商业模式问题。

他就像武侠小说中有奇遇的人一样,具备了很深厚的内力自己还不知道。

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到达不知道自己知道的阶段。他们已经把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不断的看书,学习和实践,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们普通人,自然没有马云这样天赋异禀,骨骼惊奇,也很难达到他的境界。但是我们也应该坦诚的面对自己,不要不懂装懂,更不要担心暴露自己的无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当你懂得的东西越多时,你会发现自己不懂的更多,因而获得了更多了解和学习这个世界的机会。

也因此,才能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这个求知过程,获得更多的满足和成就,也才能更好地和这个世界相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你的有钱程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oo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