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我有复盘的习惯,但是,今天自己扇了自己一巴掌。
01
即兴演讲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因为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思维转的比较慢,很难在短时间内很有逻辑很有思路组织语言。
今晚鼓起很大的勇气参与即兴演讲,这是我的第二次即兴演讲。
我想起了第一次演讲,那是四周前,志钊针对书《Less is More》出了一个题目叫抓重点(二八原则),我只记得当时我解释了一下,然后说出了吃掉青蛙,把精力放在重要事情上等理论,胡说乱说算是讲完了,当时评委给我的建议是不够有温度,没有自身的故事。事后我想了一下,并没有做任何的思考,往深度走。
我没有想到第二次的即兴演讲题目,同样是二八定律!!!
上去前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做好结构,其他的内容能发挥好最好。但是面对一个曾经出过的题目,我如果只是做好结构是远远不够的。
这个教训真深刻。
如果这个题目再次出现,我会在解释完二八定律是什么,引申到我自己身上介绍对自己、生活、做选择的故事: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注意力在哪里,能量就会流去哪里,结构也会在那里。曾经我报了很多课程,80%的时间都在分散学习,而不是集中刻意练习。在这过程中我越来越焦虑,我开始问自己为什么要过得那么焦虑?我学习那些课程是为了什么?
在不断的内省中,我发现我目前重心是持续精进理财规划,其他的学习,如生涯规划、沟通等也是为了辅助我把理财规划做得更好,达到自己心中的大目标。花费20%精力能产生更大的效益,那就不要把注意力平均分散给所有的事情,而是抓重点。
于是就在昨天,我把生涯的版权课退了,清理了一些课程,我应该把这部分的精力分给我当前的重要事情。
二八原则,注意力在哪里,能量就流动到哪里,结果就在那儿。
如果当初我复盘过,今天的我站在台上或者就能讲出故事而不至于头脑一片空白。不过它也有正面影响,至少它让我重视了即兴演讲,更重视了复盘这件看上去很小却很重要的事情。
02初创愿景工作坊
感谢汉斌老师的分享,我对如何确定初创团队、公司的使命愿景、使命、价值观等有了很深的了解和理解。
我最受感触的是,整个过程中,都会从会员的需求入手,非常重视每一位会员的意见,继而从需求、从期待倒推一切,最后出来行动,有点产品经理的思维。
其实我在今年也就公司的使命愿景进展了一段时间,但是角度是从自己出发的,也并没有召集公司的全体人员或者董事会商讨,没有做需求分析,或者说需求分析太局限,因此公司的方向经常摇摆。
这有点乔帮主黄金圈的味道,从为什么,到是什么,再到怎么做。
从设计产品,打造团队,到创立俱乐部、公司,其实我们还可以延伸到个人,这也是我目前在思考的。
我的客户/未来的客户是谁?
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服务?
他们会对我的服务有什么期待?
他们希望我为他们做点什么?
我怎样才能做到他们对我期待那样?
我有什么路径可以走?
……
我觉得这个思路特别好,想问题的方式从外转到向内看。
03总结
通过一个小复盘,看到自己很多的不足,同时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动力。
- 提高复盘总结能力,坚持每天对一件事进行复盘,并且列出针对性的对策去行动。
- 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关键在于自己即时思考并表达不同步,尝试每天抛一个观点给自己,然后说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