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自己精心打造的文章阅读量惨淡,随便写写的文章却成爆款?
很多人刚做自媒体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一个困惑:自己觉得文章写得很好,为何阅读量却很惨淡呢?一开始小编也曾有过这样的困惑。为什么自己精心打造的文章阅读量却很惨淡,而随便写写的文章却成爆款呢?很多人出现这个困惑,其中一个原因是三节课讲到的消重机制,而最关键原因是很多人没有搞懂头条的推荐机制。
一般情况下,传统传媒的文章首先必须经过主编审核,只有主编审核后觉得文章不错,文章才有机会得到发表。与传统传媒不一样的是,头条的文章主要是由机器审核并通过智能推荐推送到对应用户的头条页面,最终还是用户的阅读反馈决定了文章的阅读量,用户的阅读反馈越好,文章阅读量就越高,用户反馈越差,文章阅读量自然就越低。
上篇专栏讲了头条的审核机制,这节专栏来分析一下头条的推荐机制。要搞清楚头条的推荐机制,首先必须清楚头条的三大标签:用户标签、内容标签和关键词标签。
用户标签
用户标签是用来标识人的基本属性、行为倾向、兴趣爱好等特征。每个头条用户在浏览头条文章或视频的时候,平台都会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和阅读爱好给每一个用户打上对应的标签。
比如小明经常浏览关于足球以及英超联赛的相关讯息,那么小明就会被打上【体育—足球—英超联赛】的标签;同时小明又对娱乐资讯有所关注,经常浏览杨幂的相关文章,那么他又会被打上【娱乐—娱乐明星—杨幂】的标签。因为小明已经被打上这两个标签,只要关于英超联赛和杨幂的不同文章就会源源不断地推送到到小明的头条页面。
在头条的每个用户都有对应的标签,每个用户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对应的阅读需求自然也各不相同。想要内容获得更高的阅读量,就必须找准用户标签,明确文章内容是写给什么用户群体看的,满足用户怎样的阅读需求,挖掘用户什么情感,这样才能诱导用户传播分享,加大文章的曝光量,最终提高文章的阅读量。
比如一些学术性文章在头条的阅读量惨淡,最大的原因就是对应的用户太少,这类文章艰涩难懂,只有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人才能看得懂,而达到这个要求的头条用户往往很少,因此文章阅读量就低。头条的娱乐、情感、军事、故事、美食、搞笑领域的人气相对比较高。
再比如小编的文章《2秒钟能做什么?安文彬用2秒钟洗刷国家耻辱,挽回国家尊严》先后两次发表在头条,两次均有40多万的阅读量,就是因为文章激发了读者的爱国情怀,得到了读者的广泛共鸣和传播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