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体现为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创新、包容、厚德、谦虚、务实、奋进、诚信、务实、兼容、好学、互信、互利、协商、尊重、爱心、公德、平等、平和。“中国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长期倡导群体伦理。
“美国精神”是在美国新大陆形成的一系列指引生活态度的价值观念,体现为爱心、公平、诚实、付出、乐观、包容、和平、共享、自由、平等、人权、法治、竞争、多元、独立、自主、契约、秩序、创新、坚韧、批评、务实、开拓、求变。“美国精神”的核心是自我奋斗,长期倡导个人伦理。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爱心、诚实、包容、务实等基于人类命运的共同观念上,两者是不谋而合的。区别在于集体和个人观念的孰轻孰重,中国人不喜欢批评和竞争,凡事以和为贵,美国人则尊重契约,在此基础上创新求变的力度更大。
中国的主文化宣扬禁欲主义,可亚文化所反映的《红楼梦》、《西厢记》《金瓶梅》等民间小说却把人间情欲描述着得如歌如诉。美国的基督教主文化讲究生活严谨,亚文化则讲究生活放纵。亚文化同样会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有时甚至会形成社会的主流。
中国思维注重感性,坏人就是坏人,失败就是失败,强调中庸之道,练得是内功;美国思维注重理性,坏事是如何产生的,失败如何成功,强调冒险竞争,练得是外功。
美国现在遇到的问题是即使有一个好的的改革家总统,但几乎不可能创造一个非常富于远见的双议会。如果总统锐意改革,致力恢复和加强金融监管,极难战胜“公司共和国”的“董事会”,更唯从金融资本特权势力手里夺回被俘虏或是晕头转向的“民意代表”凑足51%的多数。“美国精神”的守护神“权力制衡”机制,不仅趋于失效,而且正在发挥一种逆向制衡作用。这就是说,美国曾经光芒万丈的政府三权分立制衡机制,本意在于防错纠错,200多年来建立了辉煌的历史功勋,但在现世“掠夺”有效、苟安成习之余,可能反过来阻碍必要的改革,转而扮演起了不光彩的反面角色。
而我们自己的主流文化当然也有所不足的地方,有时候过于强调道德和和谐,同时对亚文化包容性不足。其实只要不违法的文化表现形式,在倡导主流文化时,让亚文化也有它的生存之路。中国最强盛的时候,往往是能有不同的声音的存在,而最灰暗的时候,只能发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感慨。值此改革攻关之际,更应学习美国的一些精神精髓——言者无罪,不拘小节,梦想无界,创新不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