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的是大脑就是一个像app的软件,你输入什么东西,输出的只是进一步加工信息。
就像一瓶酒,罐入一样东西,就会被人们形成一种思维。
也就是人们在生活中、工作中不停重复某一模式,会越来越熟练,形成习惯。
就像我的父母,他们年轻时候像我们依然有冲劲,只是后来、一次、2次、3次认命了。
陌生和习惯就是1-100过程,古人讲的中庸之道,现在讲合适,都是一个量词。我们都在找寻中间位置熟练。
什么东西造成了差别? 同样酱香酒,有的1000多,有的酒几百块。股价几十、有的上一千多呢??趋势、信息、能力、最后归根结低业绩,对于未来潜力看好。
小的时候常说3岁看老,这是好像你一下都定型一样,讲的不太容易升级自己软件,提高自己认知,思考会消耗20%能量是有点反人性滴,这个是从进化学角度,远古随时面临着危险,要做出逃跑动作,消耗自己体力是不太明智的事情,所以我们更喜欢悠闲、无所事事,消耗能量更少的事情。工作中同样2件事,你会选择更简单、容易那个。
我妈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活到80都不巧,这是一种打怪升级的思维。让你遇到一件不会滴,就学习一下,活到80,还有要学习的东西,也讨不了巧,说明要走正常道路。所以抱着这种理念,我可以学习、学习再学习,遇到不懂可以自己一点点学,并弄懂,这些问题,学到就会成为自己知识,谁也拿不走。
我们却生活在舒适和精进的中间习惯,习惯现有想法、现有生活、现有工作,听着工作前辈们叙述自己之前的生活多么苦,现在拥有这些还想东想西的,不安分。却不考虑人站的位置不同,见到最美风景不同,自然内在动力不一样。
前辈站在1上,他们感觉1辈子跑50就知足了,我们站40基础上出生了,在信息高速传播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是自己需要的生活,小时候觉得我一辈子到100就可以了。现在晓得100之上还有200,甚至1000,我们目标是300以上,于是就有喜欢折腾内在,不安分的心。
我们不停在在舒适和精进的两头晃荡,时而向左、时而向右,让什么占据你的想法,他们就会占据上风,所以选择精进还是舒适一念之间,一念之间千差万别,玲珑百态。
愿你收获不一样自己,愿你收获自己付出,思维不停升级,成就自己努力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