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武志红的心理学课|身体|尊重边界,伸展自己
01
有些家长总是说,把孩子惯坏了,宠坏了,孩子得管,得控制。要不熊孩子还不上天?
我曾经也有这种顾虑,但是我爱自由,喜欢民主,不喜欢被管被束缚拘束的感觉。我喜欢奔放自由的感觉。你呢?
我最喜欢这首诗:友谊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02
到底怎么教育孩子不是溺爱呢?
溺爱,多么像是溺水的爱,窒息的爱。当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就是没有边界意识,大人孩子只能在自己边界自由伸展;当孩子没有规则意识,也是没有边界意识;当孩子没有道德底线,也是没有边界意识。。。。
边界,就是孩子能控制的,自己说了算。跟着自己的感觉,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大人要尊重孩子选择,看见而不评价,不侵犯彼此边界。大人也有边界,不能被小孩侵犯。当孩子要当家做主说了算;不管别人干什么,随时随地要别人关注。
03
我小时候,希望粑粑麻麻温柔而坚定的对我,提醒我危险,规则意识。互相尊重彼此想法,鼓励,不报复,支持,不情绪化,不说“为了你好”,不绑架,真心温暖陪伴。我想玩什么就玩,想做什么就做,尊重自己感觉。
宠和溺爱真正的区别在哪儿呢?
武志红观点:
溺爱和宠这类词汇,常是太要面子的父母为自己找的托辞。意思是孩子之所以变得这么坏,不是因为我坏,而是因为我对孩子太好,结果把孩子天性中的坏释放了。要知道,孩子天性就是坏的啊。
我在咨询和生活中见过很多这样的故事,父母说我们的错误,就是太宠太惯着孩子了,可是你真的去了解情况,就会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从理论上讲,生命力本来只有一种,如果被看见,就会变成好的,如果没被看见,就会变成坏的。孙博的故事并不特殊,这是人性使然:当一个孩子的生命力被允许、被看见时,就会成为好的生命力。
而我认为:宠是给予全身心的爱,接纳和看见孩子一切,尊重边界。溺爱是放纵,不负责。没有所谓的“度”。
引用王小波的一段话:
当我没有主动伤害你时,我就是自由的,也就是说,在纯粹是我自己的事上,我爱干嘛干嘛。如果你觉得受伤了,拜托,那是你的事,和我无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