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觉的时候琢磨了下孙悟空。
要是以被压五指山为界限来看孙悟空,就有意思的多。
往后倒腾,他离开了有形的五指山,被套上了有形紧箍,后脱了有形的紧箍,又套上了无形的佛。这本可以讲是成长,但也可以讲是一种泯灭,失去特性,寂灭成佛。
那要是往前倒腾呢?为了得到小猴的认可,他冒险钻进水帘洞;为学艺,冒险远渡崇洋找菩提;他为了正名,大闹天宫。这段跟取经不同,这是他内心想得到什么而去做了什么,取经那段有点像别人让他做什么,才去做什么。那段的目标可别人已经给他,甚至连结果也都可清晰可见——到达西天,取得真经,摘掉紧箍,还你自由。他只要在这条有长度的路上慢慢走,就可以了,这是一个确定的有知世界。而五指山前的孙悟空能不能完成他想做的事情,他可是一无所知,那是一个全新的无知世界。但这段的孙悟空运气格外的好,踏上凌霄宝殿,不可一世。
而取经可不是,那是各种受挫,各种求爷爷告奶奶!你可能要讲,取经受挫那是为了唐僧!那结论就来了,这不挺像我们职场中人嘛!为了完成那个叫唐僧的KPI考核,你跟取经的孙悟空有什么分别?不也使尽浑身解数,即便是你最后很牛逼了,你也就是万千小佛里的一个,还是上面的佛封的。但在花果山他是齐天大圣哦!区别有点像体制内的小白领跟体制外个体户。
还有就是孙悟空的自由,取经路上,悟空一直尝试能摘掉紧箍咒,但菩萨说:“你取到真经,就给你摘掉”。可以理解为,只要你不像佛,我们便要用九九八十一难来“培养”你,直至你想佛,把紧箍从脑袋带进心里。常常想一些销售服务类企业的那种打鸡血似得培训——去哪里是为了自由,但经过培训你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你,那你得来的自由,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由呢?
我又想到了水浒传,宋江对于整个梁山来讲,挺像唐僧,他上山后,梁山好汉止步108,然后开始一个个死去,宋江引导着梁山走向类似取经的道路,泯灭他们身上所有不同于体制内的东西。
我想,是不是那些所有被内心催发的获取,都算是进步。所有被外在强加的完成,都算是妥协。
2017/7/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