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管理的书特别多,我最喜欢的首选李笑来的《跟时间做朋友》。作者提出一个观念:时间不可以管理,每个人的时间都是24小时,不多也不少。需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我们自己。
如何管理好自己,让每一天过得高效充实,实现时间利用的最大化?
我认为每个人的自律能力,决定了时间的高效管理。
日本的企业家中岛孝志在《四点起床: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一书中,通过自身体会和名人案例讲述了早起工作的高效和早睡对身体的诸多好处。书中的观念特别适合自由职业者。但前提是,你得很自律,能够在晚上10点之前入睡。如果每天晚上12点才睡觉,第二天早上四点就起床,就算你能坚持,身体也吃不消。
晚上10点能准时上床睡觉,并且很快进入睡眠状态,早上四点起床,保持了每天6小时的睡眠时间,在工作的闲睱时间再抽空眯盹十来分钟,一天的精神状态都会很不错。这样的话,上午有整整8小时用来完成当天的工作。时间是特别的充足的。下午可以见牛人、见朋友、读书、上网学习,用来作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
其实,很多自由职业者,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根本不需要8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写作培训师汤小小老师是一位很善于管理时间的人。她每天上午用三个小时就完成当天的工作,下午的时光,非常悠闲,可以见朋友,追剧,上网看新闻。
小小老师分享的决窍就是,不管是见朋友闲聊,还是追剧看新闻,她都会做个有心人。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为写作素材。所以早上写文章的时候,其实早就在心里打了腹稿,文章的主题、框架、素材都已经胸有成竹,一篇两千字左右的文章,半个多小时就完美收官。
美国企业家吉姆.兰德尔根据自己多年企业管理的经验,在《时间管理:如何利用你的24小时》这本书中分享了自己关于利用时间的好方法。书中提到的创造时间和规划时间这两个观点,我特别认同。
他认为,根据自己的需要,只要用心,完全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有效时间。我自从三月开始给自己规定每天阅读两小时之后,可以轻松地完成任务。原因就在于,我会找各种机会创造阅读时间。比如有时有事去公司,开车要40分钟,坐地铁要1小时,我通常会选择坐地铁。然后在地铁上的这一个小时,我就可以全神贯注地阅读电子书。回来时,照样搭地铁,一来一回,两个小时,当天的阅读任务在地铁上就轻松搞定,回到家不用特意抽时间阅读。
关于规划时间,我认为,提前做规划,你每天的重要任务就可以很轻松地完成。我每天给自己规定必须写一篇晨读分享的文章。这月初的一个周末,我要参加一个为期两天的讲座,时间是从上午9点到下午6点。晚上约了朋友吃饭,不知要聊到几点,每天1000字以上的文章怎么才能完成呢?
我想了想,决定利用早上的时间去会场写文章。早上七点开车出门,因为出发很早,一路顺畅,半个小时就到了会场。七点半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写,大部分学员在8点半进场时,我的文章已经写完。关键是,我不仅完成了文章,因为主办方规定自由选择座位,我提前早到,还选了自己最喜欢的位置,真是一举两得。
时间老人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24小时。可以根据你工作、学习所需要的时间量,有机地安排。如果你每天有很多事务需要用8小时处理,你可以尝试日本企业家中岛中志的四点起床法,前提是你能做到早睡,而且睡眠质量好。
如果你每天的工作只需要两三个小时,你可以借鉴汤小小老师的三小时时间管理法,用早上的三个小时,完成一天的工作。余下的时光,就可以很悠闲的享受慢生活。
每个人的工作学习时间都不相同。每个人当天的高效工作时段,也都不一样。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最高效的安排。不必生搬硬套某一位成功人士的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时间上做有机调整,也是很重要的。毕竟我们的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很多可变因素。比如这一周,因为儿子高考结束在身边,平时难得有机会陪着他,他是个小夜猫,晚上要玩手机到凌晨一两点。为了能有更多时间跟他在一起,我白天陪他一起玩,晚上他坐在床上玩手机,我就在书桌旁码字。和儿子一起当夜猫的感觉真的挺不错的。
人生苦短,如何安排时间呢?时间是你自己的,你愿意怎样就怎样,任性一点也没关系啊。我认为,开心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