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无赖,偷了一个三联周刊的标题哈哈哈。因为刚刚看到三联周刊推出来的一篇推文,说了一些颇有意蕴的月夜美景,让我想起我偶遇的一些月夜。

正逢月半前后,前几天,月色又大又圆的时候,有两三个夜晚,在公司总部忙完工作吃完饭回住处的时候,都接近11点了,正是夜阑人静的时候,从公司出来往 住处去的南京路大道因为没人显得比平时宽阔很多。
徐徐开着车将窗拉到底让风兜进来,风是温软的,调皮,任性,有点撩拨人的意思~ 就好像伏在我左手车窗外俯视着我的清白月亮一样。大路宽阔空旷,白月光挥洒,想起来很久前爱听的张信哲的《白月光》中很喜欢的几句歌词(很久不听,记不全了):
白月光
心里某个地方
那么亮,却那么冰凉
每个人
都有一段悲伤
想隐藏,却欲盖弥彰
~~~~~~~~~
白月光
照天涯的两端
越圆满,越觉得孤单……
这月色下的小心思,又凄凉又美好,又纠结又释然,好像很享受,又好像很忧郁,有点像最近经常被提到的“亦舒”体的气质了,我所理解的这种劲儿,就是无事也要作三分的大龄伪文艺青年小资常犯的矫情惯性病症侯。
二十多岁的时候,很喜欢这样的味道,然而翻过30岁的坎,不知为何,忽然觉得这意味竟矫情的有点过了~何必呢,所以很久不听了。
这个时候,想起来三毛讲的,你读过书,走过的路,都会藏在你的气质里。我觉得还要加一句:还有你听过的歌~都藏在你假装文青的小心脏里~ 这句话解读的正确姿势,请结合下图↓↓↓

现在的住处比较高,差不多是顶楼了,临着街,周边没有其他房子遮挡,这样月色清朗的晚上,进屋就不喜欢开灯,总把窗帘拉开,月光加上街边的霓虹灯照进来,暗而不黑,会觉得比开着灯凉快很多。
一般会磨蹭着洗漱,一边单曲循环某首歌,最近还是在听任素汐的《我要你》,因为任菇凉唱的这首歌里,夸月色夸得很直接,撩人也撩得很直白,我要你在我身旁,是因为:都怪这月色,撩人的风光。都怪这吉他,弹得太凄凉。
一个“撩”字道尽月色之妙了有木有?一句娇嗔,撩拨的意思道行胜过矫情装逼凹姿势10个段位有木有~ 哈哈,过了三十,听到这样的歌,忽然觉得,呦,这个有意思,多清透,我喜欢~

然而,写现在这个季节的月夜,比这种直白更好更贴切的,必须要承认老祖宗辛大叔,大叔晚上热的睡不着,大月亮下出门溜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不看后半阙,就1、2两句的寥寥12字,就觉得辛大叔说的根本不是千百年前他溜达的夜晚,根本就是我们现在燥热的月夜嘛~ 所以说,上学时候该背的古诗文,真的还得多背一些,自己说不出来的妙处,听别人说过适时也可以装装样子嘛~
但回顾多少次大月亮时候不拉窗帘睡觉的经验,放月光照进来,也不全是好的,也会有很多乱糟糟的小人儿趁乱钻到梦里。梦到最多的,就是小时候在打谷场上的凉床上,大人的蒲扇摇来摇去,萤火虫漫天飞,这样的夏天有时候的月亮比往常要亮很多倍,真的好像小灯泡。
小时候我真真试过在大月亮下看书,真的可以看的很清楚。当时的那本《一千零一夜》早就流落不知去处,而引子中所述,花了1001个夜晚讲出来的绝对不重复、怪异刺激的故事却深深留在心里了。现在回家给少侠讲故事,一般的小红帽大灰狼丑小鸭啥的,已经引不起他的兴趣了,偶然讲了回《辛巴达航海计》、《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小朋友听得津津有味亢奋不已,倒把不重复定成了我往后给他讲故事的标准。那么小的时候看的书,居然很多还能记起,记忆也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说回来,伪文青奏是矫情,说了这么多,不过是多瞧了两眼月色。奏这样吧,晚安。
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