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法有法》

读《书法有法》

作者: Transread | 来源:发表于2015-08-06 19:46 被阅读0次

今天读了孙晓云女士的《书法有法》一书,认我受益匪浅,可以说将我这个“伪书法爱好者”的任督二脉打通。

在我看来,孙女士用侦探小说的路数,向读者讲明了书法之“法”,乃指“笔法”,而笔法之法乃实指“转笔之法”。

而且转笔之法也需在唐陆希声「擫、押、钩、格、抵」五字“经典”执笔法之下的“转笔之法”,因为这种执笔姿势最适合转笔,最利于控制纵横用笔:

以右手“经典”执笔法有规律地来回转动毛笔,令笔画纵横自如的方法,即是“笔法”运用这种笔法,即是“用笔”。严格地说,用笔法写成的字才是“书法”。

这也就解释了我心中一直有的一个疑问:为什么书法如此强调中锋用笔?因为不捻转笔杆,写出的字不仅难看,而且会致使笔尖分叉,会影响书写速度与顺畅程度,而中锋用笔恰恰就是捻转笔杆过程中“常使笔尖画中行”(田蕴章语),而唯有如此才能使书写在艺术与实用中达到最佳平衡。

可见,毛笔诞生之日,就是转笔技巧产生之时。作者进一步指出转笔指法对中国书法的影响:

汉字造型的演变是受毛笔的限制,毛笔又受捻转的限制,捻转又受手的限制,手又受拇指的限制:人类的拇指上节只有3厘米左右长短。这就是我们用笔的极限。换言之,一切便捷的用笔技巧,都是限制在这个生理极限内。

正是在这一生理极限的影响下,无数汉字书写者纷纷为如何简便、省力地书写绞尽脑汁,而我们耳熟能详的各式字体,以及字体下演绎出的精彩纷呈的书体恰恰是这一探索的“映射”:

“隶化”的“章草”和“楷法”的“八分”,把这个生理极限内所能运用的技巧发挥到了极致。于是,汉字造型就停止发展了。

如果说笔直光滑的隶书是便捷书写、减少转笔的开端,那么草书就是这一趋势的极端。草书始于章草“急就章”,急就章的有另外一层含义,即在正规奏事时急就书写的、简约的、有法则的、规范化的草书。作者将其比作古代的速记,十分恰当。莫怪乎作者认为“章草”是书法演变的句号

有意思的是,草书始祖章草也受到了转笔的限制。

章草由于尽量减少发力次数,因此多连续同一方向用笔,当有力富余时,便毫无保留地“发”掉。故章草中的“捺”不是按正常规律的。章草中的“捺”有两种。一种是上仰状的,一种是下抑状的。上仰状分明是左转笔最后的发力,下抑状分明是右转的最后发力。

同时书法转笔也随着汉字书写工具的改变不断发生变化。作者在书中首先对毛笔的笔杆直径和鼻毛的制作材料进行梳理。作者发现,毛笔产生之初用的是兔毛,笔杆极细,直径也就由0.4厘米左右,因为当时的书写方式是左手拿着书写材料,右手直接书写,只有用细杆且笔毛坚挺的笔才能方便书写。

东汉之所以是楷书形成发展的时期,是因为笔杆直径由0.4厘米加粗至0.6或0.7厘米,而且以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笔杆都保持这个直径尺寸。笔的规格变了,而生理限制与书写习惯并未改变,于是楷书便应运而生:

这样的笔转起来就会发现,线条竟然趋向于简约方直,笔画趋向于方直,是从字形上看。但从用笔上看,我在上两章已说过,由于手拿,附垫不稳定,若笔杆在直径0.4厘米左右时,笔毫一接触简牍或纸面,便要立即转笔,使力均匀分散,呈曲线,且不易控制字形。所以古人在处理这种状况时,往往笔笔断开,一个字经过多次转笔发力,目的是线条流畅、用笔稳定且容易控制字形。

这样的发力,速度迅猛而准确到位。在有大量公务要记录下来,又无打字工具的时代,既司以加快书写速度,又能整齐美观。

随着时间的推移,笔杆也在不断加粗,所带来的结果就是牺牲了转笔的灵活性,但是能够使书写更加平直,字能写得更大,因为笔杆在手指中转的圈数越多,线条越曲折多变;相反,减少圈数,笔画越平直,可写大些的字。

所以,唐代以后的毛笔,有些就笔杆加粗。如若笔杆再粗至直径1.5厘米以上,转起笔来就显吃力,笔易滑落。难怪传说唐代书家柳公权向笔工诸葛氏求笔,诸葛氏将当年王羲之常用的笔相赠,柳氏却不适用。

由此也可看出,同是唐代楷书大家,为何却有着如此大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书写形式的改变也会影响书法的进程。唐末五代,才出现了,是纯羊毫笔,当时称为“散卓笔”,即无硬毫作柱,较软。但这种笔居然到了宋代颇为流行。因为在宋代,桌椅以完全普及,有桌椅,臂、肘、腕都有了依托,自然不大需要用硬毫笔心作依托,软的羊毫笔就应运而生了。

相关文章

  • 读《书法有法》

    临习了许多王羲之的碑帖手札,最近读孙晓云的《书法有法》才意识到王羲之时代写字的姿势与我们完全不同。那个时代的人席地...

  • 读《书法有法》

    今天读了孙晓云女士的《书法有法》一书,认我受益匪浅,可以说将我这个“伪书法爱好者”的任督二脉打通。 在我看来,孙女...

  • 初读《书法有法》

    当代女书法大家,自然少不了有周慧珺、林柚,孙晓云,然而,孤陋寡闻的我认识她们是书法大家,还是近两年的事,过去是一概...

  • 书法有法

    我们国家近些年来一直在讲我们要有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来源于我们国家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所创造的优秀文化,在其波澜...

  • 这六个字,是写好书法的关键

    原创2017-03-19陈嘉强书法巴巴 学书法,就关注“书法巴巴” 1.法 学习任何东西必须有法,有法则成,无法则...

  • 《书法有法》08

    08 先说执笔 说到笔法,得先说执笔才是。如何执笔,我们人人皆知,所有书法,初级教程字帖的第一页,都有右手执笔的姿...

  • 《书法有法》04

    04 请循其本 南京师范大学书法教授。我一天吃先生的提醒一下。1985年作者从军队转业到了南京书画院,从此开始了书...

  • 《书法有法》05

    05 便捷是指什么? 回头寻去,中国书法既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又是文字。 因此我们看书法发展史,就必须比看其他艺术多...

  • 《书法有法》06

    06 盲人摸象 就先来说说楷书,我们现在一提到楷书,立即会想到唐代的欧阳询,诸遂良,柳公权,颜真卿。而古人说的概念...

  • 《书法有法》07

    07 怀疑永字八法 谈到用笔方法,我们接触最早,最熟的是永字八法。习字初学书法者,皆知之。 永字八法起源于隶书,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法有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kb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