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前些年小城刚刚实行禁放鞭炮的政策时,我暗暗开心了好些天:多好啊,以后不用再看那一地红红黄黄的鞭炮屑,空气中也不会再充斥着那股浓浓的硫磺味。大清早睡得正香,也不用再担心被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吵醒.....
真的到了大年初一的清晨,睁开眼,静谧的天空中只有清脆的鸟鸣回荡着。推开窗,大街上人们悠悠地行走着,那一刹那又感觉特别不真实,这不是我记忆中的春节啊。
记忆中的年,是热闹的、喧哗的、嘈杂的,四处红红绿绿一片喜庆的,这样的鸦雀无声似有似无,总觉得心里少了点什么。
那时候住在县城的中心,门前是整个小县城最宽敞的一条大道。临近春节时,大街上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人们掩不住脸上的喜气洋洋,口袋里积攒了一年的钱如雪片一般飞出,变成了各色食物,花布衣服,和给孩子们的鞭炮。在电视机都是奢侈品的80年代初,还有什么比一年一度的过大年更吸引人呢?
大年三十,人们都在家忙活,张罗着一年最重要的一次团圆——年夜饭。
从上午开始,外婆就已经在厨房里忙着准备传统的炸肉丸子、炸藕夹、卤牛肉了,外公在对联面前忙碌,我和哥哥在楼梯间窜上窜下,忙着琢磨新买的各色鞭炮。
大年初一,一大早大街上已经十分热闹了。各个乡镇的人们,齐聚家门前的大街上,开始准备大家期盼已久为期三天的传统年会。
白天,街边各式平时难得一见的零食琳琅满目,人们身着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传统服装,互相招呼着,大街上人头攒动,欢庆的声音在半空中回荡。不时还有几个踩着高跷的艺人经过,他们穿着滑稽的服饰,戴着夸张的面具,灵活地在人群里左右腾挪,不时晃悠几下,故意装作仿佛就要跌倒的样子,引得下面的人群惊叫连连。
夜幕降临,大街上比白天更加热闹。色彩斑斓的爆竹升上夜空,在这深蓝色的幕布上,绽放出一朵朵绚烂的天空之花。舞龙队员们如同一抹抹金黄的影子,在人群中穿梭涌动,头顶的金龙活灵活现,时而腾飞,时而低舞,时而摆尾……底下的人群中,不时爆发出一阵阵叫好声。
孩子们在其中奔跑穿梭,捡着地上散落的零星炮仗,不时抬头望着绚丽的烟火,眼中充满了好奇与惊喜。喜庆的鞭炮声与孩子们的笑闹声交织,灶间的烟火气与年夜饭的香味相融,描绘出一幅和乐融融的新年景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