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朝夕物语诗歌预言,梦,真理,奥妙故事与干货
写作要不要天分?让莫言的事实来告诉你,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写作要不要天分?让莫言的事实来告诉你,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作者: 写爱情小说的单身狗 | 来源:发表于2018-12-16 17:58 被阅读384次

因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受到国内外媒体的追捧。在接受访问时,在诺贝尔的颁奖现场,他都反复说着自己从事写作的初衷:小时候家里穷,饭都吃不饱。这时,正好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他有一个邻居大哥哥在城里工作,也是个文化人,当时被打成右派,在城里挨完批斗后遣返回乡。

与少年时的莫言聊天说,城里有的人一天吃三顿饺子,这对于吃不饱饭莫言来说,太有诱惑力了,忙问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大哥哥回答说是个作家。莫言当时就问,我要是能写文章了,是不是也可以一天吃三顿饺子,大哥哥笑着说,可以。

从此,莫言就开始学习,看书,向着这个方向发展,以至于最后成为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对于名人当众说的话,不必当真,那怕他们说的全是事实,也不是当初的意味。

先说一个现实中的事情。解放前,国共内战时期,我党队伍经过一个村子,号召村里年轻人参军,大家都知道去了就得上战场,九死一生,没有人去。村里有一个二傻子,无父无母,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村民就与他说,参军吧,里面有好吃的。他就去了,战场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建国后自然是有功之臣,成了国家干部,回乡时,就给乡亲说我党的好话,还说自己就是相信党,才参加队伍的,所以,大家以后要跟着党走...

他说的都是实话,可村民总能感觉到一股怪味。

再回来说莫言,如果当初他的这位邻居大哥哥,没有说这样的话,而是说,有个唱歌的人一天吃三顿饺子,莫言会不会成为歌唱家;

如果他说,有个画画的人一天吃三顿饺子,莫言会不会成了画家;

如果他说,有个开挖掘机的人一天吃三顿饺子,莫言会不会成为挖掘机手...

相信他在少年时期听了很多话,而只有作家与饺子这句话,真正触动了他,让他在少年时期,就确立了自己目标,认识到自己的天份,并为之努力。搞艺术的,一定要有些天份,如果没有,只靠努力,或许能成为一个作家,但绝对不会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就像张飞可以去绣花,但绣出来的未必像花。

莫言在不同场合,反复说着三顿饺子的事,不只是表达当年的饥饿,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让他有了一个正确的目标与方向,未来的人生不再迷茫。但有很多人,没有这么幸运,因为有很多选择,不知道自己真正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随波逐流,虽然努力,却收获了了。当明白时,已错过了大好时光。

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要求是这样的,不仅是作品好,还要能持续写作。仅此一点,就把很多人拒之门外。也许国内有人写的比他出色,但没有他写作时间久。为什么?只因他从小就知道自己的目标,也知道,选择比努力重要,这世上,谁不努力?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关于写作的鸡汤,可以增强你的信心,但不能本质上解决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要不要天分?让莫言的事实来告诉你,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ur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