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统制造业实现“互联网+”的3大方向

传统制造业实现“互联网+”的3大方向

作者: 冷兮_0f60 | 来源:发表于2018-03-07 10:06 被阅读0次

最近,马云为“互联网+制造业”起了一个时髦的名称:“Made in Internet”(网络制造)。这句话走红的大背景是,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在发生从“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到“Made in Internet”(网络制造)的深刻变革。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应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成了未来的必然趋势。但是在现实的推进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所以今天老渔哥网络科技就来聊聊互联网+制造业该如何发展?

一、制造业面临哪些难点?

1、传统工业思维依旧盛行

在传统的生产消费模式当中,制造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是单线的,即企业进行大规模生产,以产定销,用户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接受特定的产品,缺乏主动权。

而互联网改变了信息获取能力,用户角色、行为和力量正在发生根本变化,使得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以企业为中心的产销格局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全新格局。

然而,我国多数传统制造企业还没有真正适应这种变化,仍以传统工业化思维为主导,以自我为中心、以技术为中心、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中心。

2、对于“互联网+”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很多制造企业对“互联网+”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没有将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放到战略层面去推动,在认识方面存在偏差。

也正因为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我国制造企业在应用互联网时流于形式、浮在表面,有时急于求成,难以切实为转型升级服务。

二、制造业如何实现互联网+?

1、加强企业引导、实现资源共享

从宏观层面丰富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数据库内容,增加行业相关数据,形成一个有利于包括互联网+制造业在内的数据库建设,从而确保信息一致性、数据共享性和传递安全性。

从平台建设上,针对服务于制造业,建立健全完整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云计算、物联网平台,也可支持大型制造企业的技术平台向企业开放,让社会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利用。

2、真正以用户和消费者为导向

通过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的设计研发环节进行改造、创新。互联网为企业与用户间架起桥梁,良性快速沟通互动,企业员工与用户都可直接参与产品研发设计,个性化定制,还可实现研发的“众包式”变革,带动创新,使得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把握更加准确和能够实现快速响应。

3、改造和重构生产环节和流程

与研发设计和众筹变革密切相连、环环相扣的,是由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向大规模柔性定制的生产变革。

随着用户个性化定制需求的日益增强,生产模式向柔性定制方向转变。企业可通过互联网技术和软件控制,对生产要素与生产流程进行动态化、智能化的配置管理,实现定制化生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统制造业实现“互联网+”的3大方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zd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