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读写的是第九二回,第九三回。
第九二回 评女传巧姐慕贤良 玩母珠贾政参聚散

明日即十一月初一,是消寒会。因贾母每年都会过消寒会,宝玉因此先告了学假,只等着贾母传话来。果然,让宝玉跟着好玩一天。
早早的宝玉就来到贾母处,所邀的众人大多还没有到。只巧姐来得早,与宝玉见面问好。
巧姐向宝玉请教认字,一问,说,已认得三千多字。
也不知在那里读到过,说“认得三千多字”,读书读报阅读基本没有问题了。因此一计算,恐怕我也只认得三千字。可见巧姐已很不错。
并说,念了一本《女孝经》,半个月头里又上了《列女传》。
宝玉听了,向贾母直夸巧姐,说道,只怕将来比凤姐姐还强呢,又比他认的字。
这里说到宝玉与巧姐,尤其是巧姐。有点传承的意思。表明巧姐已渐渐长大了,预示着巧姐的将来。
宝玉便向巧姐说起《列女传》中的一些故事,让巧姐敬慕不已。
其中,比如“文王后妃”,“姜后脱簪待罪”,“齐国的无盐虽丑,能安邦定国,是后妃里头的贤能的”。若说有才的,比如“曹大姑,班婕妤,蔡文姬,谢道韫诸人”。又有“孟光的荆钗布裙,鲍宣妻的提瓮出汲,陶侃母的截发留宾,还有画荻教子的,这是不厌贫的”。那苦的里头,有乐昌公主破镜重圆,苏蕙的回文感主。那孝的是更多了,木兰代父从军,曹娥投水寻父的尸首等类。那个曹氏的引刀割鼻,是魏国的故事。那守节的更多了,只好慢慢的讲。若是那些艳的,王嫱,西子,樊素,小蛮,绛仙等。妒的是秃妾发,怨洛神等类,也少。文君,红拂是女中的……”。
宝玉提到的这一段中,我有听过的,多有不知的。相比来说,还得向巧姐学习。
凤姐之所以晚到,是为司棋的事。
这里提到司棋,算是续了尾。司棋当时被撵回家去,因恨表兄无刚性,怨母亲的狠心,当他们的面撞墙而死。
然而,他表兄返回来找,原是发了财。本打算接司棋及其老母一起过活。不提自己发财,是为考验司棋,看司棋是不是图他的钱。(这一处情节,读着就觉不通。有生硬感)只因这一层,话未说明之下,司棋不知实情,含愤自杀。他表兄悔之晚矣,。花钱为司棋办丧。不想,竟买来两口棺材,让司棋母亲不解。料没想到,他表兄见司棋如此,也拿刀自缢,去追随了司棋。
贾政这边,众男相公门客聚在一起。其中冯紫英得了四件贵重物件,问贾政等要不要?四件东西,两万银就卖。母珠一万,鲛绡帐五千,《汉宫春晓》与自鸣钟五千。
贾政等一边赞叹,一边摇头,说那里买得起。等若访到有意的主顾,帮着介绍成就。
又说到贾雨村又高升了。
贾政道,“雨村原籍是浙江湖州府人,流寓到苏州,甚不得意。有个甄士隐和他相好,时常周济他。以后中了进士,得了榜下知县,便娶了甄家的丫头”。之后,雨村革了职,那时还与我家并未相识,只因舍妹丈林如海林公在扬州巡盐的时候,请他在家做西席…几年门子也会钻了。由知府推升转了御史,不过几年,升了吏部侍郎,署兵部尚书。为着一件事降了三级,如今又要升了。”
冯紫英叹道,人世的荣枯,仕途的得失,终属难定。
又说到被抄的甄家。
让贾政感慨良多,天下事理都是差不多的。说到甄家原是一样的功勋荣华,不几年内还常走动。一回抄了家财后,至今杳无音信。兴败荣枯,真似春云秋叶一般。
冯紫英道,尊府是不怕的。一则里头有贵妃照应,二则故旧好亲戚多,三则你家自老太太起至于少爷们,没有一个刁钻刻薄的。
贾政道,虽无刁钻刻薄,却没有德行才情。白白的衣租食税,那里当得起。
第九三回 甄家仆投靠贾家门 水月庵掀翻风月案
临安伯府新得了一批戏子,请亲朋等去玩赏。贾赦带宝玉过去应酬。点戏时,不想竟碰着蒋玉菡。
宝玉一见那人,面如傅粉,唇若涂朱,鲜润如出水芙蕖,飘扬似临风玉树。原来不是别人,就是蒋玉菡。
蒋玉菡自有他的人生哲学。他说,人生配偶关系是一生一世的事,不论尊卑贵贱,总要配的上的才能。因此到如今还没有娶亲。有点柳湘莲尤三姐的意思。
宝玉暗忖度道:“不知日后谁家的女孩儿嫁他。要嫁着这样的人材儿,也算是不辜负了。”
因此,宝玉看戏看得认真。见蒋玉菡在台上,把那一种怜香惜玉的意思,做得极情尽致。对饮对唱,缠绵缱绻。
宝玉这时不看花魁,只把两只眼睛独射在秦小官身上。只听蒋玉菡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按腔落板,把宝玉的神魂都唱了进去了。想到蒋玉菡极是个情种,非寻常戏子可比。因想着《乐记》上说的是“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所以知声,知音,知乐,有许多讲究。声音之原,不可不察。宝玉想出了神,忽见贾赦起身,主人不及相留。宝玉没法,只得跟了回来。
甄家因门户凋零,荐奴人包勇来投贾府。
贾政只好叫人来见。但见包勇身长五尺有零,肩背宽肥,浓眉爆眼,磕额长髯气色粗黑,垂着手站着。形象倒也不差,便吩咐将合适的位置给安插。
一日早上,小厮发现外门贴有纸状,上面写着不堪的浑话:
西贝草斤年纪轻,水月庵里管尼僧。
一个男人多少女,窝娼聚赌是陶情。
不肖子弟来办事,荣国府内出新闻。
原来,管办水月庵的贾芹,也显出富家子弟的习气来。小沙弥中有个名叫沁香的和女道士中有个叫做鹤仙的,长得都甚妖娆,一来二去,贾芹便和这两个人勾搭上了。
此事一出,气得贾政要追查严办。只因公务脱不得身,吩咐事情不宜声张,借娘娘传入宫的口,命先把水月庵一批女尼收押起来。
让贾琏去处理。贾琏有意开脱贾芹,便去讨王夫人的示下,问怎么个处置好?不过是借王夫人来搪塞贾政。
王夫人命把女尼都打发了,送到他们本地去。告诉账房,把水月庵养女尼这一项钱粮给销了。并传老爷的谕:除了上坟烧纸,以后不准接待本家爷们。否则,严惩。
贾琏便吩咐赖大,让赖大去执行。
至晚上贾政回家,贾琏回明贾政,此事也就罢了。只有外面那些无赖之徒,听贾府打发了二十四个女孩子出来,那个不想?至于这些女孩子是否回了家?着落依靠,也难虚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