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反思与行动——读《教学机智》

反思与行动——读《教学机智》

作者: 道之可道 | 来源:发表于2020-01-06 11:05 被阅读0次

杜威说:“哪里有反思,哪里就有中止。”如是而言,反思开始时,当下的投入便停止。反思就是思考,“在教育学的领域,反思含有对行动方案进行深思熟虑、选择何作出抉择的意味。”反思与行动之间的关系,是否可王阳明所提出“知”与“行”之间的关系。据王阳明所说,不存在不“知”之“行”,凡“行”皆与“知”合一,故反思为“知”,行动中已包含“知”。

目前,很多教育者由于繁杂的事务的影响,已丧失了反思的心境与处境,对于教育意义的理解更多地停留于浅表,不会有深入的教育行动与思考相应,久之,教育意蕴亦将弱化至无,思之极忧,当学会反思。

“我们对孩子采取教育行动的每一个情境都是充满着理论因素的。”探究行动背后的理论将有助于我们反思对于孩子的教育。反思的几个层次包括习惯性的、常规化了的常识性反思和行动,有些还与直觉相关。第二个层次是我们在叙述事件中形成了一些经验或看法、理解,这种反思往往是偶然的,有限的。第三个层次是以一种比较持续的方式对它们和他人的经历进行反思,从而形成理论性的理解和批判性的观点。第四个层次是更高一级的反思,是对反思进行反思,涉及到自我反思的方式、理论等层面的思考,如何让反思真正在实际行动中发挥作用。反思是始终与具体的情境保持一定距离的,唯此,方可留出空间思考那些经历中隐含的意义。

作者将反思进行归类,有行动前的反思,行动中的反思,全身心的关注何追溯性的反思。似乎,反思与行动割裂开来,但一旦真正反思成,便意味着行动之始,二者的接轨与真正的知开始的时间一致。

行动前的反思,即做好计划,因有对未来的期待,便在计划中体现一种意愿与决策和方法。但是,计划的制定是在行动之前,当行动之时,计划的受限性便体现出来,在具体的情境中,一味按照计划行事,难免失之死板、僵化,“不灵活的计划可能会冻结本来充满了活力和生机的知识体系”。这种“冻结”正是超前计划的弊端,行动的主体因计划的指向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主观能动性,使主体成为了“物化的客体”,这种结果隔断了与世界的积极的、充满活力的联系,主体被动地实施计划,却已经成为“框中人”。

当然,并不是否定计划的必要性,但是在行动过程中,由于诸多复杂丰富因素的影响,计划随情境而适当做出调整是可以考虑的一种补救方法。如教学设计,为预设部分,当在课堂上实施的时候,学生未必如预设中表现,教师是无视其变化,忽略其生发点而固守计划还是因时因事而异,促进生成?答案不言而喻。故,教学计划与课堂实施之间需要留白,反思与行动之间存在距离。切不可让自己成为简单的确定好的行为的执行者和技术员。

余下几种反思类型待后解读。

相关文章

  • 反思与行动——读《教学机智》

    杜威说:“哪里有反思,哪里就有中止。”如是而言,反思开始时,当下的投入便停止。反思就是思考,“在教育学的领域,反思...

  • 【盘点生活107】读书是一件苦差事

    上午完成了《教学机智》的第一遍阅读。第七章印象特别深刻。设计到了教育机智的表现,教育机智的目的以及教育机智的行动。...

  • 教学后记记什么?

    “教学后记”记什么? 四写:写不足之处、写教学机智、写学生创新、写“再教设计” “反思教学”是教师把自己的课堂教学...

  • 【教学反思】思维僵化,机智不足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后记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文章,课后的阅读提示有明显的阅读目标...

  • 2017-09-04

    回顾与反思 行动

  • 学会关心

    读学会关心有一段时间了,渐渐的发现,专家们所提倡的教学机智,无外乎都在谈关心,从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或...

  • 《学会关心》读后感

    读学会关心有一段时间了,渐渐的发现,专家们所提倡的教学机智,无外乎都在谈关心,从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或...

  • 【新教育 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在成长中提升(二)

    《与朱元思书》教学反思 县直中学 尚义娜 结束《与朱元思书》这篇文章的教学后,自己经过反思并做...

  • 科学老师教学反思『周更营』活动规则(1.0版)

    活动内容 申请简书或美篇帐号,撰写教学反思。每周更新一篇。 教学反思与科学教学相关(建议结合新课标、图片) 见、感...

  • 晚安日记~20190805

    无论工作与生活 常常需要去觉察 反思计划到行动 不断修正到更好 7天的工作学习 进入了疲惫状态 投入于教学环境 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反思与行动——读《教学机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jnh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