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

作者: 一溜风云 | 来源:发表于2024-02-24 20:14 被阅读0次

1、修了一上午的水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修好。似乎突然之间发现动手能力的重要性。我们的受到的教育一向是注重知识的灌输,重视对理论的死记硬背,至于动手能力或实践事到临头再说了。好比在驾校学车一样,教练教得是让你如何通过考试,拿到驾照,至于上路,那就另当别论了。有人拿二十年的驾照,却没有真正的开过几回车。我修谁管的心得其一是,如果你自己没有动手装过、修过,你很难发现安装工人的活干得有多糙,厨房的水槽下面一般人不会注意到。水槽的管、厨宝的管、净水器的管弄得这个乱,不修一会根本不知道;其次,螺蛳拧得不紧,拉动一下厨宝就松动漏水了,工人是典型的糊弄式作业。很多装修的都不是专业工人,他们既对业务不熟练,更缺乏热情和勤勉的态度,不过是干这份活赚这份钱,所以往往能糊弄就糊弄。业主们如果要活做得好点,要么像监工一般盯着他干,要么就得哄着他,让他稍尽心一点。问题是,如果你没有动手的经历,你无法在细节上要求他。

我们教育的上层设计者以为职业教育能输出专业的蓝领工人,像德国那样,所以,初中生一半分流到职业院校,从逻辑上看似乎没有任何问题。记得年前曾跟一家做电商平台的老板吃饭,说起学电商的毕业生到他们那儿实习,啥也不懂,啥也不会。职业教育、大学教育与产业脱节越来越大了,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产业的发展与迭代,而学校还在用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教材上课。很多老师基本在高校体系李循环,本科、研究生、博士,然后留校教书了,不说与外界脱节,他教授的很多东西恐怕他很多没有实践过,好比纸上谈兵、书生论兵,如隔靴挠痒。

另外的一个感受就是水管的质量真烂,四五年前换的,水管中间就生锈漏水了,水槽先的水管谁家不用上几十年的,厂家当成易耗品用几年就坏,谁家受得了。当初去五金店购买的时候就爬它漏换起来麻烦,特意向店家要质量最好的。要说家用产品的质量,写上三四页恐怕苦水也吐不完,只能说,现阶段就是这个水平,凑合用吧。只能说产品质量跟整体的社会文明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3、中午孩子趁着孩子洗澡的间隙写了几个字,中间忙乎这个那个的,时间散碎,属于见缝插针。想起年轻时把大块大块的时间浪费在电视上面。觉得对自己是莫大的讽刺。简直无法想象,那时单身一人除了上班,这么多时间就这么荒废了,要是能穿越回去就得扇年轻的自己耳光。真是应了那句老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当然反思的不是读书问题,更多是学到一两门技艺,不然何至于中年惶恐。在年轻时为赚钱做准备方面,像我这样的就属于吃大亏了,毕业头几年,身边的同学似乎都这样,稀里糊涂就过来了,家族里面当然更没有人能给我们指出问题。圈子里没有人能给予这方面的影响。懂得晚,知道得晚,对外界新鲜事务既不敏感也没有学习欲望,所以踩不上风口。用莫言的话来说属于晚熟的人。另一个方面,也是年轻时浮躁,沉不下心来,眼高于顶,想的多,说得多,落不下去,似乎也只能到一定岁数了才能扎下去做事,但最要命的是没有年轻时的条件了。年轻的时候有牙没花生仁,老了以后有花生仁没牙。

不过,晚懂总比一直不懂好!

3、带孩子们去吃串,看到交道口一家糖葫芦的店铺前排成长龙一般的队伍。我的脑袋莫名就疼,记得去年冬季和几个朋友去天坛南门一家涮肉吃饭,好家伙,数九寒天的。外面都乌央乌央的全是人,很多人带着马扎来,好像过去三家医院排专家号似的,进去一问,有说两点半来,有说三点就来了,已过晚上七点,还没吃上,这顿饭真有这么香,值得费这么工夫?

排队的大部分年轻男女。年纪大腿根本站不住,有这份心,也没这份力。我曾数次尝试来理解这些锲而不舍排队等网红食物的年轻人,老实说,理解不了,我自己无论是年轻时还是现在,哪怕花十分钟在餐馆排队等吃,我肯定掉头换另外一家不用等的。在我看来,好一点的口味带来的满足感抵消不了等待的时间,况且排队的这么多双眼睛盯着你吃,而且忙得晕头转向的服务员通常态度不会太好,往往她们还能感觉有了某种特殊的权力。 其实,等上一两个小时,恐怕不饿也得累了,即便食物的味道差几分,恐怕也觉察不到了。看看各地网红步行街的各种小吃,当地居民多半不会去消费 ,游客们一天逛好几个地方,饥肠辘辘的时候,吃嘛嘛香了。我猜去网红店消费国,打卡可能是年轻人的谈资,不然朋友们一起聊天,都去过就你没去过 ,岂不是显得low。我自己开过餐馆,有时候就这么怪,餐馆客座,客人越呼啦呼啦里进。一旦有人排队,后面的毫不犹豫就排上了,可能连他自己都感觉莫名其妙。这大概就是从众心理吧。

我觉得对吃这么执着也很能反应我们所处的生活水平。假如我们啥时候随便吃个便当,把等待是的时间放在野外、图书馆、 或者其它什么地方,我觉得我们这个社会是长足进步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jo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