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的透明性,在这个实验中体现了它的魅力。同样的颜色,覆盖多层,纸面上呈现的色彩的明度发生了变化。学着莫大师的草垛子,采用不同的色彩绘制同一幅图,并在不同纹理的水彩纸上做实验,收获颇多。

直接拍摄,可以看到纸的纹理,色彩深一些,扫描版的感觉又不一样。所以,看画还是看原画,印刷版即便是保真印刷,也不可靠。

第一版,采用粗纹纸。发觉操作上的tips,在第二版中可以纠正
- 构图上考虑,拒绝雷同构建差异,在地平线和山的线条和边缘接洽处,特意没有搞成平均,有些许变化,斜线的角度也要有变化
- 笔因含尼龙成分较多,其蓄水能力较差,画到一半便成枯笔,得赶紧再蘸颜料。因为是粗纹,复笔的衔接处还算过渡自然,水纹感不强。但是水彩,尽量避免重复涂抹,一气呵成,这是和油画不一样的地方。更考验下笔的自信和洒脱。
- 下笔时,没有考虑好光源,画出来光源在房屋的右上角,实际上光源放到左上角,就这个构图而言是比较合适的
- 直接在水彩本上画,发觉四边因为有黏胶阻挡用笔,有空白边

第二版,采用中粗纹,又有一些新的体会
- 绘画时光线不太好,绘制山体时一笔下去把屋顶啃了一半。待画面干后,屋顶亮面,用清水笔再洗刷了一遍,也算是补救。作画时的光线,一定要好。
- 铅笔印突显,事后没法擦除。要么铅笔印事先减淡,要么水彩用笔边缘处严格按照线稿来,否则突显出来很难看。这也是和油画不一样的地方,水彩没有覆盖性遮挡不住线稿。

第三版,采用细纹,再来一波新体验,
- 细纹的水痕感较重,用笔得快,而且不能复笔。第一层和第二层相叠的地方会有水痕。
- 水痕,可以被有效利用。比方说在画房屋的暗部时,在暗部落笔,留下水印符合视觉感官。但是笔触控制要求比较高,当前画面处理还是比较深硬,需要多加练习。
- 紫色加深蓝,颜色饱和度还是太高,加了一点橙色,降低其饱和度。

再来一幅船,增加新感悟,
- 用刮刀,颜料未干和干后,效果完全不一样
- 区域大小不一样,趁手的笔也不一样
- 颜料别吝啬要调够,宁多勿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