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我们的工作方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很多年轻公司使用这些新兴技术,来解决当下各种工作场景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基于此,国外知名媒体 Business Insider 罗列了八位致力于改变人们工作方式的顶尖创业者及其产品。
Amy Chang,Accompany CEO
Amy Chang 是 Accompany 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该公司为企业高管开发了一款免费的针对“会议准备”的 APP。根据日历上安排的所有会议,这款 APP都会帮助用户提前准备好与会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其所就职的企业、职位、人脉关系,甚至会识别性格差异以及共同兴趣等。
Accompany 会绑定用户的电子邮件、日历和社交平台帐号,通过算法对用户的个人数据进行解析,并为每位用户创建个人数字档案。Accompany 在其官方网站上介绍说,“我们会随时对您新的联系人进行识别检测,并在睡眠时间发送一份简报到您的邮箱。”
从该公司的简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Accompany 会从社交媒体和新闻报道中提取个人信息。不难想象,未来,Accompany 也会针对用户的个性化数据进行分类,以帮助广告客户进行精准营销。
Aaron Levie, BOX CEO
尽管 BOX 并不是第一家受到大众广泛关注的文件共享服务公司,但在未来几年,其很有可能成为用户的首选。原因在于,BOX 服务是将内容管理、协作工具与如今快速发展的工作流相结合。
该公司提供的云服务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跨设备的访问自己的数据和内容,从而使得企业员工可以更轻松地进行协同工作。其服务核心也是解放劳动力,让员工真正实现移动办公。
Levie 最著名的一段成长经历是,当 BOX 还是一家收入很少的创业公司时,虚拟化巨头 Citrix 曾提出以6亿美金收购,但 Levie 成功说服了董事会,并拒绝了这一提议。毫无疑问,当时的这一决定是明智的,如今,Box 的市值高达20亿美金。
Stewart Butterfield,Slack CEO
一些行业观察家认为,如果今天 Butterfield 出售 Slack 公司,他可以卖到90亿美金,但 Butterfield 似乎并不想卖。相反,在不久前,他刚刚为 Slack 融资2.5亿,使得这家创业公司的官方估值达到了50亿美金,这比2016年的估值要高出12亿!
估值的大幅增长也证明 Slack 的服务正在疯狂扩张。目前,该公司有400万日活跃用户,年收入也超过2亿美金。
Slack 彻底改变了企业协同办公方式,所以其业务的成功可谓“水到渠成”。其研发的APP 可以帮助员工实现无缝沟通,大大的减少了对电子邮件的需求。
同其他IT巨头一样,Slack 致力于帮助大型企业可以更轻松高效的实现协同办公,即使员工间的距离有数千英里。
Mathilde Collin,Front CEO
Front 是一款专注于团队与客户沟通的协同软件,它将邮件、短信和 Twitter 三种沟通渠道整合在一起,一切与客户之间的沟通都可以在 Front 中完成。
同 Slack、Box、Yammer 等工具一样,Front 可以让员工以一种更简单、更高效的方式与客户进行沟通。该公司开发了一款 APP,为正在协作的团队提供了一个类似于“共享收件箱”的功能,可以显著提高员工与客户的沟通效率。
Front 成立于2013年,随后,Mathilde Collin 加入了 Y Combinator,并于2015年将团队从法国搬到了旧金山。如今,该公司有43名员工和超过2000位客户。
尽管只融资了1325万美金,但Front仍打算继续扩大其产品功能和服务能力。就在两周前,Front 增加了与 Google Play 的集成,使企业开发人员更容易回应应用商店里的评论。
Chris Wanstrath,GitHub CEO
GitHub 使得开发者可以在该平台上对其应用程序进行 Coding、存储和分享。该平台面向所有开发者,不管你是初级开发人员,还是来自 Apple、IBM、微软等科技巨头的工程师。
GitHub 拥有数百万个开源软件项目,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编程公司之一。目前,GitHub 有大概2200万个程序员,约有117000家企业正在利用该平台来跟踪他们的软件项目。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考虑放弃在内部服务器上存储自己的数据,今年 GitHub 也推出了企业云托管服务,可以想象,像GitHub这样“二合一”的云托管公司,未来也很可能会接管企业数据存储。
2008年,Wanstrath 参与并共同创立了 GitHub,而在2014年,其正式接任了这家市值20亿美金公司的 CEO。
Dennis Mortensen,X.ai CEO
X.ai 提供了一个非常简单但又很实用的服务,它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帮助用户管理电子邮件并自动安排会面。
这款个人 AI 助理(Amy)会根据用户的时间表来响应相关的调度请求,通过智能分析,然后自动发送邀请。(Amy 会针对所有的指令信息和语境进行智能化的分析,并以此确定双方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同时也会将该行程记录在你的个人日历上)
可以想象,对于企业高管来说,X.ai 可以帮助他们节省大量的时间。此外,使用X.ai服务也不需要登录名或密码。
Mortensen 是一位丹麦企业家,目前居住在美国纽约,其成立X.ai公司的目标是彻底“杀死”收件箱。
Melonee Wise,Fetch CEO
目前,绝大多数的企业员工还不会经常和机器人一起工作,但随着 Fetch Robotics 的出现,物流行业将会改变这一现状。Fetch 自主研发的智能移动机器人,可以帮助仓库里的物流人员进行物品运输,解放更多劳动力。
Fetch 机器人类似于自动驾驶汽车,它们利用计算和传感器可以在工作场所内自由移动,并根据内置的地图规划出最有效的线路。该公司人员表示,“它足够聪明,可以识别各种东西,包括人、汽车等。”
Wise 已经在机器人领域研究多年,于2014年加入 Fetch 并担任 CEO。在此之前,Wise 在加州的 Willow Garage 工作,带领团队研发了著名的开源机器人操作系统。
Todd McKinnon,Okta CEO
Okta 开创性的云服务可以使企业更容易管理员工登录其他云或在线服务的帐号密码。Okta 帮助员工节省了大量时间,并通过存储机制增加安全性,而不是依靠员工个人创建或记住自己的密码,该服务对于员工使用公司账户登录其他第三方站点特别有用。
在2009年创立 Okta 之前,McKinnon 是 Salesforce 公司的高管之一。由于 Okta 成功 IPO,目前该公司已经成为华尔街的宠儿,估计约为20亿美金。在其发布第一份盈利报告之后,该公司持续闪耀,强劲的业绩也使得 Okta 的股价升至新高。
越来越多的企业高管和董事会开始关注网络安全,相信 Okta 和 McKinnon 会在未来几年内对这些人的工作习惯产生重大影响。
国内可期
毫无疑问,云计算、大数据以及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彻底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国外已经如此,国内呢?其实,各位看官也不用羡慕嫉妒恨,上面提到的大部分领域,国内也有不错的明星级产品,完全可以代替他们,比如知道创宇(云安全)、Worktile(协同办公)、七牛(云存储)、DataHunter(数据可视化)等等。如果你正在苦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保证信息安全、如何对业务数据进行可视化的分析,那么不妨试一试这些产品。
注:本文由 DataHunter 编译自 Business Insider 《These 8 CEOs are changing the way we work》,作者 Becky Peterso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