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打印哲思想法
含蓄是一种病,得治!

含蓄是一种病,得治!

作者: 悟恩说事 | 来源:发表于2016-10-20 17:21 被阅读384次

文|悟恩居士 图|源自网络

相信有的上班族会遇过一种行为诡秘(bian tai)的上司。

这厮每次交代任务都“含蓄”得紧,不把任务说明白,也不把话讲清楚,别说细节了,连大概方向也不愿意告诉你,只撂下一个目标,叫你先干,干完再说。

你惶恐,你纠结,你不知所措,上司却作出一副拒人千里,不要再追问的样子。

你无法,只得没头苍蝇一样乱撞:

如若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人品大爆发,踩了个狗屎运,事情办成了,这厮也难有溢美之词,甚至还百般挑剔,这也不行,那也不妥;

万一办事中途出了大问题,甚至没办成,这厮更怪罪到你的头上,质问你是干什么吃的?!

你郁闷啊!愤恨啊!恼怒啊!有苦无处诉,生生被逼成了孟姜女,只想找一段长城把它哭倒了。

于是你学“精”了,下次这厮再交代任务,你攒紧拳头鼓起勇气追问应该怎么做为好?

结果这厮又“故技重施”。无论你怎么询问,对方总是金口难开,把以前的剧目重演一次。

这样一来,你会不会被这厮活活气死:我去年买了个表啊!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谁特么知道你想怎么样啊?!

这厮懂不懂管理?!懂不懂沟通?!懂不懂尊重人?!

有这样遭遇的可怜的童鞋先消消气——等洞察问题的真相后,你会发现,你还可以更生气。

其实,这厮或许并不是不懂管理,不懂沟通,也不是不尊重你,只是因为,这厮是个擅长玩儿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的高手(jian ren)。

他故意不把要求明确,让下属自个儿琢磨,是要把自己置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

何出此言?

他之所以不作明确要求,是早就算计好了的:如果你工作没做到位,就是你的方法不对,与他无关;如果事情办好了,那功劳又归他,因为事情是他安排让你干的。

是不是很狠?是不是很辣?是不是很值得你气得直跳脚?

是为权术,是为心术,是为厚黑。

当然,也是卑鄙,也是下作,也是缺德。毋庸置疑。

其实这种BT上司的含蓄是伪含蓄,是权谋的一种。

这种权谋据说是源自于古时候权力的博弈,是皇帝捣鼓出来的坏毛病。

明朝皇帝嘉靖,喜欢把一句简单的话赋予歧义,赋予曲解的可能,甚至要令别人猜不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再把话写纸上给大臣送去。

待大臣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嘉靖就有话说了:

连皇帝的话都听不明白,你算哪门子臣子?!

这种行径被后世心术不正之人“传承”下来,变异演化,“去糟取精”,就衍生出了不少玩权谋的怪胎,文首的变态上司是其中一种。

为一己之权,一己之利,故意把话说得含糊不清,旁逸斜出,是层级社会的恶性博弈,也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本质原由。

其实,除却上述打着“含蓄”的旗号,行明哲保身之实的假含蓄外,一些真含蓄也是需要摈除的。

在生活中,这样的场景与对话并不少见:

你向对方求助,对方不说可以,也不说NO,只说了一大通含含糊糊,不知所以的话,气得本来就着急万分的你更是焦灼万分;

在家里,公婆对儿媳心怀不满,却不坐下来沟通,导致误会越来越深;

朋友之间,面对隔阂碍于情面不愿坦诚,于是彼此的罅隙越来越大;

与女朋友吃饭时,女友说随便,听你的,于是你很听话地听她的,结果一上菜,她说这个不好吃,说那个不行,还质问为什么要点这个……

喜欢有话不直说,非要绕个九曲十八弯让别人去猜,果真是国人心,海底针啊!难怪很多外企落地天朝后都水土不服,狼狈而逃。

估计这些外企高管的OS都是这样的:问你吧,你不说,我给建议吧,你不置可否,等我做了决定,你又说不对,然后我再问你,你又不说……如此循环往复,原地打转,到底是要闹哪样?!

其实,喜欢顾左右而言他、不愿直抒胸臆之所以成为咱们的特色,与我们接受的教育有关。

我们常常把含蓄与礼貌混为一谈,把表达与自大缠绕在一起,界限模糊不明晰。

我们从小就被潜移默化,甚至被父母耳提面命:“含蓄”与“聆听”是涵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乏有大人把“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当作值得肯定的优点去鼓励,去敦促我们养成习惯。

儿时不懂事,偶尔仗义“直言”,还会被用“童言无忌小狗放屁”来调侃与嘲笑。

与此同时,大多数国人都把听话当作是否是好孩子的标准,让孩子从小就不敢表达想法。而不像西方人一样,习惯通过辩论来达成妥协与共赢。

此外,这也与现代社会全民缺乏安全感有关:我们都笃信少说为妙,践行言多必失,笃信枪打出头鸟,践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原因是多而复杂的,这里不展开了。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国人含蓄的语言艺术让本可简单直接的沟通变得意味深长,也在某种程度上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造成沟通效率降低,社会隔膜增厚。

试想想,凡事点到为止就够了吗?

即使“点到为止”真能完全、彻底地解决问题,那请问:点没点到不是输出方定的,是接收方定的,你确定对方接收到了吗?

生活不是天天都是元宵节玩猜谜,日日如此,次次如是,有必要吗,有意思吗?

而且,含蓄真的好浪费时间,苦心积虑地在核心问题的外围绕上一圈,可以把问题说明好几次了好不好?

如果沟通每次都止于“点到为止”,难保有一天其中一方会厌倦玩《我猜》的无聊游戏而选择拂袖而去

语言是用来交流沟通的。把话说明白了不会死,相反,含糊的表达才脱离了语言的本来之功。

含蓄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巨大的内耗。

我们活着的很多累,都是由含蓄而来。

该复杂时固然要复杂,但如果人为地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那无异于自找苦吃。

我是悟恩居士,一个会写字的修行人。说明白,才能做明白;做明白,才能活明白;越简单,越快乐。沟通亦然。共勉。

相关文章

  • 含蓄是一种病,得治!

    文|悟恩居士 图|源自网络 相信有的上班族会遇过一种行为诡秘(bian tai)的上司。 这厮每次交代任务都“含蓄...

  • 2018-09-15

    矫情是一种病 得治

  • 有些病,得自己治!

    吃食堂,恶心,是病,得治! 吃食堂,想吐,是病,得治! 吃食堂,咽不下,是病,得治! 吃食堂,不消化,是病,得治!...

  • 2018-03-13

    疑心病真的是一种病 得治

  • “我跟你真的不熟,保持距离好吗?”

    -01- 自来熟是一种病,得治。 喜欢占便宜更是一种病,更得治。 占完便宜还说你小气的更是一种病,那就更得治了。 ...

  • 是病,得治。

    是病,得治。 终究一声叹息,腾讯新闻显示21岁姑娘和前男友吃完了饭,失去联系,人去了另一个世界。 让我想起路虎车上...

  • 虚荣是一种病,得治

    虚荣是一种病,得治! 还记得当年那个卖肾换苹果的少年吗?可能热点一过,人们便不再去关注那些无所谓的事了,各忙各的,...

  • 害羞是一种病,得治

    小时候,经常在邻居家和小伙伴一起玩耍,邻居小孩妈妈总会拿出一些水果、零食给大家吃。大家都伸出小手等着零食分到自...

  • 加班是一种病,得治!

    近几年我们常会听到,某某某在上班的时候猝死的消息。了解详细情况才知道,原来,又是因为加班劳累过度而死。我们总是说工...

  • 懒惰是一种病,得治

    不知从何时开始,总有一种惰性。坚持是一件看似简单,实施很难的事!也许你会说坚持很简单,一天,两天,三天容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含蓄是一种病,得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of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