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第一章 1.数学学习之树

第一章 1.数学学习之树

作者: 健康数学 | 来源:发表于2020-05-13 16:13 被阅读0次

数学学习,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如果我们把数学学习比作一棵树,那么我们都希望它能健康成长,能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繁花似锦、果实累累。

树能否健康成长,核心有五大要素:生命力、树根、阳光、雨露、土壤,数学学习就有着这五大要素。

孩子的意志品质,是数学学习的生命力;孩子的思考,是数学学习的树根;家长与老师对孩子的信任,是数学学习的阳光;家长与老师对孩子的鼓励,是数学学习的雨露;提供适合孩子思考的题目,是数学学习的土壤。

1、生命力——意志品质

学有所成的信心、迎难而上的决心、发奋向上的动力、越挫越勇的毅力、坚持思考的恒心。

这些是数学学习所需要的意志品质,它影响不了现在这棵树的大小、粗细、高低,但决定了未来。

2、树根——思考

每一次有效的思考,或成功、或失败、或探索、或推理,都是树根的成长。思考是汲取数学能力、数学思维、数学素养、数学文化的唯一源泉,也是这棵树能够茁壮成长的必经之路。

思考的深度、思考的高度、思考的时间、思考的空间、思考的效率、思考的能力、思考的经验,这些决定了树根的发达程度,也必将在根本上影响着这棵树的未来。

3、阳光——信任

信任孩子,这是很难做到的。与信任孩子相比,我们更容易相信名言、名师、名校或是成绩、名次。其实孩子本身,才是我们最需要信任的。

无论孩子当下的数学学习是向往、还是厌倦;学法是健康、还是不健康;成绩是优异、还是糟糕;老师是匹配、还是不匹配;学校是名校、还是普通校等等等等,我们都要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充满信任,乐于接受,相信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能够枝繁叶茂,哪怕目前艰难险阻,哪怕逆境重重。

这是数学成长这棵树,最为需要的能量来源——阳光,阳光是没有杂质的。

4、雨露——鼓励

每棵树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面临种种困境。也许是思考不出来、也许是内容不喜欢、也许是课上听不懂、也许是成绩不理想等等等等。

如果这时,有一些理解的声音、有一些鼓励的声音,那么就如同树得到了雨露的滋润,有了更强的生命力,便能以自己的力量渡过重重难关。

5、土壤——思考内容

数学学习,离不开课堂、离不开做题。课的品质、题目的品质就是土壤的品质,当然不同的树,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的、适合的土壤营养还不太一样。

能够让树根不断成长的土壤,才是适合的土壤;能够让孩子不断思考的题目,才是适合的题目。

6、枝叶花果——学习收获

当然,我们要额外说明一下,枝叶花果,都是数学学习的收获。而数学考试考察的,只是一些特定的树枝和树叶。


数学学习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健康成长之树,另一种是应试之树。

1、健康成长之树。

如果一棵树,生命力顽强,根系发达,阳光雨露充足,土壤肥沃适宜,那么我们只需静待花开。假以时日,它必然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所以我们能看到,有的孩子学数学,一学就会甚至不学就会。我们往往用天才天赋来解释这一现象。实际上没有谁天生会数学,他们是因为具备这五大要素。他们生机勃勃、根深蒂固,并且在学习这些枝叶之前,自己就已经长了许多枝叶,自然一学就会。

他们也会遇到种种不会的问题,不过他们会选择坚持思考,让根部更发达,让生命力更顽强,让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枝叶健康地、自然地生长出来。

这样的树,也有一定的可能,最终成绩没有理想中那么好,但是这样的树能收获到的枝叶花果,已经远远超过了考试要求的范围。毕业后,他们会觉得数学没有白学,会觉得思考无处不在。

2、应试之树。

如果我们不关注这五大要素,而只是关注做题、考试情况,就相当于我们只在关注这棵数学之树上是否有考试考察的枝叶,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生命力、树根、阳光、雨露、土壤。

而这时,如果发现孩子这棵树没有这些枝叶,传统教育往往采取的措施是:生掰硬拽一下,看看能不能有这个枝叶;如果不行,那就粘上一个。有的粘树叶、有的粘树枝。过几天后发现这些枝叶枯了或是掉了,题目又不会做了,那就再学再练、再复习,把枝叶反复的多粘几遍,甚至教给你如何粘的更牢的种种技巧。

这样的树,就算成绩特别好,但最终能收获到的,恐怕是沾满了毫无生命可言的枝叶。也就是似乎除了种种考试题目的解题方法外,一无所获,甚至满身伤痕。毕业后,会长叹,终于不用学习数学了。

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一句话:“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如果不深入了解,可能会对这句话产生一些误会,以为多报班、多刷题、大量时间用于学习、会做特别多的题目,就算勤奋和积累了。但如果读了华罗庚写的那本书《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就会知道,勤奋和积累,究竟代表着什么华罗庚说的勤奋,指的正是数学学习的生命力——意志品质;华罗庚说的积累,指的正是数学学习的树根——思考。

意志品质的优劣,而非刷题的努力程度,决定了数学学习的高度;思考的积累程度,而非记忆的积累程度,决定了数学学习的深度。

相关文章

  • 第一章 1.数学学习之树

    数学学习,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如果我们把数学学习比作一棵树,那么我们都希望它能健康成长,能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繁...

  • 《学习之道》有感

    今天学习了《学习之道》第一章,讲的是“开启大门”。 第一章主要讲的作者亲身体会,从小厌恶数学、科学,数学一直挂科阶...

  • 1.常见参数学习

    split() 通过指定分隔符对字符串进行切片,如果参数 num 有指定值,则分隔 num+1 个子字符串 语法s...

  • 1.机器学习数学基础--高等

    高等数学基础 本文参考了目前网上诸多的机器学习数学复习讲义,取其精华,逐步深入,在帮助大家进行复习的同时,尽可能降...

  • 《数学之美》第一章读后感

    第一章:文字和语言vs数字和信息 这一章是《数学之美》的第一章。 与之前《浪潮之巅》不同,不是直接讲述现代科技,而...

  • 《学习力》- 知识体系

    建立自己的知识之树非常重要: 1. 有效地存放/整理/归纳知识 - 如果心中没有知识之树的学习,相当于学了就丢,学...

  • 会流泪的树(四)之 做饭

    目录: 第一章链接:会流泪的树(一)之 遇见 第二章链接:会流泪的树(二)之 反客为主 第三章链接:会流泪的树(三...

  • 机器学习之数学

    数学基础 1.导数和梯度 导数根据高中知识可以知道,如果想求一个函数的最小值,我们可以对函数求导,导数为0的点,是...

  • 日精进[43]-9.14

    1.看数学之美9页(1-9)

  • 数据结构与算法的目录整理

    Ⅰ. 线性表 Ⅰ.1. 顺序存储结构之数组 Ⅰ.2. 链式存储之链表 Ⅱ. 树 Ⅱ.1. 树和二叉树的应用之赫夫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章 1.数学学习之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on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