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传》2018-18
许鹿希等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1月份时读了《邓稼先:温文尔雅的坚守》一书,这次读了《邓稼先传》。两本书,写的是同一个人物,人物的事迹大致相同,但写法很不相同。
《邓稼先传》是典型的传记写法,按照时间顺序把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叙述出来。
《邓稼先:温文尔雅的坚守》更像是文学的写法,是从邓稼先患上了癌症之后住院写起,用倒叙的写法回顾他的一生,而且有不少人物的心理描写,很显然,这些心理描写有助于读者理解人物的丰富的内心世界,但这是作者想象和虚构的。
前者语言比较平实客观,叙述为主,也有议论和抒情,但比较简洁。而后者在叙述之余,经常会出现大段大段的议论和抒情,作者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比较强烈。
两者的优缺点比较:
《邓稼先传》是由邓稼先的夫人和子女写成的,而且采用的是传记的传统写法,真实性和可信度较高,也比较符合读者的预期。《邓稼先:温文尔雅的坚守》是邓稼先的粉丝写成的,虽然写的基本事实与前者差不多,但由于他的文学性写法不容易让人接受。虽然那些心理描写和议论抒情更有助于读者理解邓稼先的巨大贡献和精神品质,但主观情绪较多,使得传记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差一点。
所以,比较之后,我选择了《邓稼先传》这本书与学生共读。
在阅读这本书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邓稼先等科学家的伟大贡献。他们1958年接受研制原子弹的任务,6年后,即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就成功爆炸了。之后原班人马转而研制氢弹,那是从核裂变转到核聚变的研制,不到3年时间,即1967年6月17日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他们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研制的呢?那时中国建国不久,工业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都很低,而且美国的技术是保密的,苏联派了专家来援助中国,实际上中国并没有得到多少有用的指导。邓稼先他们就是在这种情况独立研究,而且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研制成功,中国的科学家实在太了不起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使中国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可以与美国等强国抗衡,使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挺直了腰杆。
邓稼先的精神品质也是令人无比敬佩的。他满怀爱国热情,放弃了美国优越的学术研究环境,毅然回到祖国参与建设。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多年隐姓埋名,也因接触了大剂量的放射性物质使得自己罹患癌症,年仅62岁就去世了。他是把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了国家。作为原子弹和氢弹研制工作的负责人,他勇挑重担,以过硬的理论水平和高瞻远瞩的思想高度指导科学团队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而且他很善于协调研究团队中的关系,在文革时候,他都能使斗争的双方放下争斗,为共同的目标努力。
我感叹,中国的进步也好,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好,往往就是这些以国家大局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的人推动的。如果人人都以个人利益为重,只想着自己的好处,我想,这个社会的进步绝对会慢很多。所以,我们做人也不能只考虑自己,应该多为别人为国家为社会考虑,这样人一生的价值才会更大。
2018-3-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