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信创始人、征和控股董事长管寰宇曾在今年“普信尊享年会”会议上指出,普信依托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通过严格的风险控制、全方位的服务以及全球化的资产配置能力,构建以互联网财富管理为载体,以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为两翼的一体两翼金融咨询服务体系,打造普信“做,您想要的金融”总战略。
在此次会议上,普信总裁张学超宣布普信智库正式成立。据了解,普信智库的专属顾问团队涵盖:企业管理、投资研究、产品研发、海外投资、经济金融等众多专业领域。旨在深化普信品牌定位,充分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引领普信积极探索业务模式的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化、差异化的资产配置咨询服务,使客户的家庭财富能够安全稳健的持续增长。
普信副总裁陈宇则分享了一组有趣的数据,在我国人民币总资产两达到千万级别的人数,人群达到134万。美元总资产达到上千万级别有5700人。四个地方高净值人群最多,依次为广东省(24万人)、北京(23万)、上海、浙江。从人群构成部分来看,千万级别高净值人群里面主要四类,分别为企业主、金领、炒房者和职业股民。其中,企业主占比最大,为55%。而超高净值人群分别是企业主,炒房者和职业股民。对于这部分人群如何进行资产配置的,普信副总裁陈宇指出,2009-2016年8年之间中国高净值人群境内可投资资产比例,主要围绕银行、理财、储蓄和信托产品三类。2009年-2016年银行理财、储蓄、现金、信托、保险四类资产的配置不断上涨,到了2017年资产配置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倾向于三类资产:保险、私募股权基金和其他境内投资。
而中国人境外投资主要类别有4类,储蓄、现金、股票、债券,这也是传统主流的一个投资领域。但这一趋势在2017年发生了变化,保险、房地产、股票成了出海以后的主要选择方向。
普信副总裁陈宇表示,2006年-2016年的10年间,我国高净值人群数量从当初的18万增长到158万,实现了十年翻三翻。而他们的所处的地区,从传统的一线城市,分散到全国的22个省市。另外,这些财富人群的职业结构也有所变化。包括一代企业家,到后来的金领、职业炒房者、股民等等,都加入了高净值人群梯队,从配置角度来说,他们也从传统的股票和房地产,逐渐采取多元化投资。
普信副总裁陈宇还表示在普信的全球资产配置大体系中,投资需求归类十个资产类别,分别是公募基金、现金管理类、国家支持的互联网金融类、VCPE股权投资、二级市场的私募证券、价值投资基金、私募和固收类等等。海外部分,有海外金融,海外移民,海外置业,保险保障类等等。
普信副总裁刘雅屏在《用专业的团队打造专业的服务》的演讲中指出,2017年普信投研中心从发展战略、内参报告、投资研究、投资者教育四个方面,重金打造投资研究团队的战略,立足于宏观研究、资产/策略配置、股票、债券、基金、保险、信托、股权、海外、产品报告,为客户深度解析市场和行业。
一直以来,普信始终致力于为高成长性人群、大众富裕阶层和高净值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综合性咨询服务,为助力客户实现家庭财富的增长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