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诗今吟】(六九)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古诗今吟】(六九)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作者: 宋一叶 | 来源:发表于2017-09-07 17:41 被阅读146次
【古诗今吟】(六九)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不觉初秋夜渐长,

            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

            阶下丛莎有露光。

        【唐】孟浩然《初秋》

【古诗今吟】(六九)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作者名片】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号孟山人。世称“孟襄阳”,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田园隐逸派和山水行旅派诗人,其刚正志高,仕途坎坷,后隐居鹿门山,与王维合称为“王孟”。

【古诗今吟】(六九)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初秋》,以平淡的心态和平淡的口吻,生动地描摹了夏去秋来的初秋景象。

【古诗今吟】(六九)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不知不觉就进入了初秋,此时的夜晚,仿佛渐渐变得更长了。清风徐徐吹来,凄凉之感越来越浓厚。炎炎的夏日终于消退,夏虫也不再鸣叫了,我总算可以在简陋的书斋里安静地看书了;不时看见那台阶下、草丛中,闪现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光华。

【古诗今吟】(六九)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首句“不觉”,指不知不觉;二句“清风”,言清凉的风;“重”,谓再次之意;“凄凉”,指凉爽之感;三句“茅斋”,表示茅草盖的房子;四句中的“莎”字,指多年生草本植物;“露光”,言露珠的光华。

【古诗今吟】(六九)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诗人静静享受地享受着夏去秋来的大自然灵动变化,感觉着世界的奇妙虚幻,在他的心中,流动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古诗今吟】(六九)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全诗紧扣题意,构思巧妙,时令感极强,清晰而流畅。诗中所写均是寻常所见,却有深蕴着无限韵味。

【古诗今吟】(六九)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名句品读】“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炎炎的夏日终于消退,夏虫也不再鸣叫了,我总算可以在简陋书斋里安静地看书了;不时看见那台阶下、草丛中,闪现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光华。

【古诗今吟】(六九)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相关文章

  • 初秋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

  • 浅秋夜行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孟浩...

  • 初秋

    不觉初秋夜渐长, 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 阶下丛莎[suō]有露光。 ——孟浩然

  • 【古诗今吟】(六九)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不觉初秋夜渐长, 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 阶下...

  • 手记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唐·孟浩然《初秋》

  • 初秋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 唐代·孟浩然《初秋》 不知不觉就...

  • 一样的月光

    凯瑟琳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初秋清爽,分外怡人,我踏着孟...

  • 不知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孟浩然《初秋》 当然,都已秋分了,凉气更重...

  • 盛年不再来,莫负好时光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时针和秒针发出兜兜转转的滴答声,...

  • 在唐诗宋词里欣赏秋天

    《初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山行》 唐·杜牧 远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诗今吟】(六九)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oi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