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作者: 爱水yt | 来源:发表于2019-08-16 23:10 被阅读0次

一天的好心情,是从早晨的阳光,和一顿美味的早餐开始的。豆腐脑四块钱,太贵。豆角馅的石头粿,咸淡适中,可称美味。

打卡徽州之棠樾牌坊群

终于见到你,我一直都没放弃。中国最大的牌坊群,歙县棠樾牌坊群。很久很久以前,就在网上看到了图片,一座座矗立在油菜花海里的牌坊,在历史和现实的交织中诉说着数百年的传说。也知道每一座牌坊背后的故事,但是,当亲身来到这里,从每一座牌坊底下走过时,心情还是波澜不止。

1949年之前,千百年来,上至达官显贵,下到平民百姓,中国人,无不以能立牌坊为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当了婊子还想立牌坊,也表明了国人这样的心结吧。

穿红衣服的老人是本村村民,十块钱为游客讲解。老人姓夏,以前做过老师。他的讲解真的很不错,接地气。比如,关于牌坊的走向,就是从他这里知道的。棠樾牌坊群的主人无一例外,都姓鲍,鲍氏先祖来至于山东青州,所以,牌坊道路的走向,是朝着山东青州方向的。

看到有的牌坊立柱是新的石材,便好奇地询问夏老师,是不是wen ge时期破坏后重修的?夏老师说,那个时候,我们在这些牌坊上都写着革命标语。接着,做为亲历者,夏老师以此告诉我们,哪一块牌坊上写的是“毛主席万岁”,“林副统帅万岁”,自然,也少不了“xxx万岁”了。正是因为如此,那个时期,这些牌坊都得以毫发无损地保留下来了。

清懿堂,国内罕见的家族女性祠堂,周老师说,这是国内的唯一。在讲解鲍文渊继室牌坊,节字上下错开的时候,夏老师愤愤地说,读书人都是很坏的。实际上,我倒是觉得,这正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之所在,继室不得称节,这是那个时代的原则。鲍氏家族兴旺延绵四百多年,与家训家风的传承,不无关系吧,包括能够开天下之先,设立清懿堂。

棠樾牌坊群七块牌坊,有两块都是属于贞节牌坊,也就是为孀居的女性设立的。其中,鲍文渊的继室25岁开始守寡,独自保持家业,抚养幼小的继子长大成人。再以个人的私房钱,为九代的鲍氏家族重修祖坟,也由此博得了家族成员的尊重。清懿堂能够修建,也是以此激励家族的女性,繁衍后代家族兴旺,男女共荣。

周老师提醒后我才发现,鲍氏男性祠堂敦本堂,坐北朝南,堂堂正正、高坊阔门,而女祠清懿堂的正门,开在东侧山墙上,又窄又小,且整体建筑是坐南朝北,这也充分彰显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思想。

这个世界,原本就没有人人平等之说。所谓男女平等这句话的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平等。

打卡徽州之鲍家花园

周老师说,如果时间不宽裕,鲍家花园就不必去了。走了一圈,我想说的,也是这句话。

吸引我的,首先是中国最大的私家园林这个概念。再者,票都已经买了,不看白不看。不过,据当地人说,真正的鲍家花园,完全毁灭于太平天国运动。原址根本不在这里,这里只是私人老板从老百姓手里买来的荒地,打着清朝鲍家花园的旗号,修建而成的人造景点。

说是园林,实际乏善可陈。由于这里地理位置偏僻,远离闹市区的监管,前几年,来这里的,多是全国各地传销人员。打着旅行的旗号搞聚会,来来往往,异常热闹。

这里的盆景还不错,不过,对不好此道的人来说,鲍家花园,真的没多大意思。

打卡徽州之雄村

中国历史上,能够得到“文正”谥号的人,寥寥无几。毕竟,文正是为官为士一生,死后能够得到的最高荣誉。其中,也有滥竽充数之辈,比如清朝的曹振镛,就是其中的一个,成为后人谈论“文正”谥号时的反面典型。

道光皇帝喜欢节俭,有大臣就穿着打补丁的官服上朝,以博皇帝称赞,曹振镛就是这样的人。曹振镛是徽州雄村人,雄村曹氏一族,在明清两代,先后出了30个举人,24个进士。这些人,几乎都是来自于村办的书院,竹山书院。竹山书院,现在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雄村的游览区不大,以竹山书院为核心,附以新安江的优美风光,也还值得一游。其间,偶遇小学生们在竹山书院内谒圣,深以为然。仪式感不都是演戏,做为小孩子来说,这样源远流长的礼仪传承,对他们未来的个人成长,或多或少,都会留下有所裨益的东西。

打卡徽州之包袱饺

源于深渡渡口的徽州包袱饺,历史悠久,据说,胡雪岩的发迹,和包袱饺不无关系。为了区别寻常的水饺,今天特意选择了铁板包袱饺。20块钱,味道不错。

打卡徽州之渔梁坝

走在渔梁古镇的巷子里,距离渔梁坝还有两三百米远的地方,不绝入耳的轰鸣声就传了过来。如万马奔腾,如飞流直下。按捺不住向往的心情,加快了脚步。

始建于1500年前的渔梁坝,是与都江堰齐名的,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隋末唐初修建完成,明朝重修后,至今依然是新安江上重要的水利枢纽。

站在坝边,想象1500年前,在生产力低下的时期,聪明勇敢的徽州人民,是如何战天斗地,降服江水的呢?

做为名副其实的“徽商之源”,千百年来,无数徽商从这里走出徽州,走向全国。渔梁坝,见证了一代代徽商的传奇,更为这无数的传奇,铺就了通达成功彼岸的方向。

坝上停了不少的游船,游人稀少,便和船家聊了起来。问起商船如何从坝上通过,船家笑道,船是无法从坝上通过的,渔梁坝相当于一个物流中转站,新安江上游的货物,从这里卸下来,从古镇街道上转到坝的下游,再在下游装船。渔梁古镇的兴旺发达,都是因为渔梁坝航运枢纽的功用,带动起来的。

打卡徽州之渔梁古镇

记忆里,我走过的古镇,大多都是毗邻水运码头而建的。位于渔梁坝旁的渔梁古镇,也不例外。

和其他江南古镇一样,渔梁古镇的街巷,也弥漫着一股浓重的,木材受潮后散发出来的气味。长达近千米的古镇街道,路面都为少见的鹅卵石铺就。巷道并不宽阔,与其千百年来航运枢纽的地位,并不相配。

喜欢一个人,在这样的古镇街道上,徐徐游走。任由思绪,在历史的经纬中胡乱穿行,也期待,从巷子对面,走来一位撑着油纸伞的姑娘,擦肩而过,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打卡徽州之徽州府衙

做为人造景观,不管是在原址重修,修旧如旧,还是在遗存的基础上整修,都摆脱不了现代人的气息。徽州府衙,一个获得过中国建筑鲁班奖的古建,一座徽州工匠的扛鼎之作,毫无疑问,这是我见过的最顶级的重造古建。

一个大老粗,完全没有资格对这样一座大型建筑评头论足的。只能说,当代的徽工,在细节考究的层面,明显逊色于传统的工匠,但是,在气势和视角方面,又有了更高的继承发展。

在徽园附近的枇杷售卖点,给老娘买了一箱果农售卖的枇杷。由此,打卡徽州的任务,除了刀板香之外,都已经得偿所愿。留一点念想,期待下次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相关文章

  • 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一天的好心情,是从早晨的阳光,和一顿美味的早餐开始的。豆腐脑四块钱,太贵。豆角馅的石头粿,咸淡适中,可称美味。 打...

  • 浅谈徽墨及其传承

    徽墨,即徽州墨,被称为“墨中之魁”。是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特产,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以江南古徽州的休宁、歙...

  • 徽州

    无处忆江南,梦知去徽州。 徽州不是江南,却烟雨朦胧,粉黛红砖,支支瓦砾都诉说着这个地方沉静而淳厚的岁月。 入徽州,...

  • 第四十七章爱洒江南行,路开丝露花语

    第四十七章爱洒江南行,路开丝露花语 江南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我与妻游走江南,沉醉在江南的如画的风景中. 几许缥缈...

  • 小村

    K8381线路以北北向南航行。 路经安徽,安徽以安庆徽州命名,古语江南即是安徽地界,现代江南之命以南下。 经过一个...

  • 游走在古徽州之四:呈坎

    呈坎罗姓,号称"天下风水第一村",去之前行程排在西递宏村之后,以为是一个类似的徽州古村落,出发时暴雨如注,但...

  • 徽州魂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对于出生在徽州大地的我 ,对于徽州是既模糊,又清晰。 在这江南阴雨的时节,窗外的雨在“滴滴...

  • 浅梦为梦

    浅梦为梦 捧江南的春风,于山水风景 于黄山松烟,新安江 用一尾鱼的游走,荡开徽州心思 我在之中,浅梦为梦 不作花红...

  • 打卡广德博物馆---江南游走之七十

    广德是安徽宣城辖下的一个县级市,位于苏皖浙三省交界处。东临杭嘉湖,北倚苏锡常,与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四个省会城市...

  • 《辑》:徽州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婺源。古徽州属地,如今别属江西。徽州自古人文璀璨,和“苏杭”一起构成了“江南”的主要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卡徽州---江南游走之十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vc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