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卷舒开,水墨满香,一笔而下,提按分明,满页飘逸清新。看到一手端正好字,忍不得想象背后的人如何散发着书香,像诗歌课上的老师,眼神渺渺,看向远方,温文儒雅,出口成章;再一看,字面细致地记录着一道未曾吃过的菜品制作方法,又想象,此人必是又懂得生活的,在出尘的书卷气之外,又多一层入世的烟火气。
书为心画,字如其人,此人怕是极品了,跟随他,不仅有柴米与脚下,也有诗歌和远方。
他是谁?
他是《红玫瑰与白玫瑰》里外表体面内心骚动、游走在白玫瑰与红玫瑰之间的佟振保;
他是《雷雨》里深陷乱伦煎熬、不幸惨死的大少爷周萍;
他是《国宝》里学贯中西、潇洒不羁的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范思成;
他是《她从海上来》里风度翩翩,又薄情寡义的胡兰成;
他是《芈月传》、《大唐芙蓉园》等片里至高无上的帝王,烜赫一时,威震八方;
他也是《大明宫词》里,妖媚动人的男宠张易之,更是那个一眼即万年、此志永不渝的谦谦君子薛绍;自此一角,永生难忘。
他在镜头里时而愁肠百结,时而霸气威严;时而倜傥风流,时而狂狷邪魅;
他在现实里时而“挥金如土”,慷慨大方;时而节操碎满一地,搞笑逗逼;
见过他的人都说他像从卷轴里走出的男子,眼神清澈,儒雅蕴藉;
亲近他的人都说他像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重情重义,幽默可爱;
他就是文韬武略的中年怪蜀黍,赵文瑄。
序曲
人如其名,赵文瑄好似一块天降的璞玉,在喧嚣繁杂的娱乐圈游戏多年,他不曾失过初心,沦为人们提及便嗤之以鼻的油腻大叔,反而一贯爽朗,愈加从容自得。
少年时代的赵文瑄,有着一个专属于那个时代的特别的家庭。
父亲从黄埔军校毕业,位及中校,40年代随着蒋公退守台湾从大陆迁来台北,从此远离故土山东,在台做起了政治教授。父亲颇具投资眼光,在很早时投资大量地产,在之后台湾经济腾飞的时候,这笔投资为赵家赢得不少财富。他有两个妻子,其中一个是赵文瑄的亲生母亲。
“文瑄”的名字是父亲取的,他一直希望有个女儿,却始终得到的是儿子,他希望文瑄能够文气乖巧一些,然而赵文瑄从小却最顽皮叛逆,无法无天。
上课时,对他不感兴趣的科目,他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老师在讲台上板书如飞,他却在课桌下偷偷看小人书。回到家,做不来作业,哥哥就派上了“用场”:哥哥会用更高效的方式教懂小文瑄,带他做完所有的作业。哥哥会说:“你看你,那么不认真,幸好还有我,长大了可以照顾你。”
谁叫赵文瑄是家庭里最小的孩子呢?他自小就得到了母亲全部的宠溺和哥哥们周到的照顾。
赵文瑄不仅是含着金汤匙出生,还可以说生活在蜜罐里。
因为长相帅气且多才多艺,在学校中的赵文瑄也是老师们“争抢”的学生,各种比赛、各班板报,都少不了赵文瑄的身影和他的妙笔。
老师喜欢他到,竟然甘愿受赵文瑄的“指挥”。有一次,一个老师在体罚一个学生,赵文瑄向前只向老师使了一个颜色,老师即“放过了”那个犯了错的学生,皆大欢喜。
对于少年的赵文瑄来说,被爱是理所应当,世界给予了他最大的善意,除了总是遥远而神秘、克己严苛的军人父亲。
父亲对他像训练军人一样严加管教,每天逼着他早起,在上学前要朗读半小时的英文和半小时的中文。对于彼时的赵文瑄来说,这一切枯燥而乏味,但是拗不过父亲,每天只能像应付差事一样机械地重复着。
顺着那个时代的潮流,进入大学的赵文瑄,和若干台湾青年一样,选择了容易找工作的热门专业——机械系。然而他却身在曹营心在汉,对历史、外语等专业念念不忘。他当时梦想着考取外语系,然而严厉的父亲却不由分说地加以阻止。
说到他对外语的改观,要回溯到他16岁那年,偶然间他在电视上看到了一部老电影,叫《蝴蝶春梦》,这部改编自John Fowles长篇小说的经典影片。影片中女主角说男主角就像《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霍尔顿·科菲尔德,这句话却像一个开关一样打开了赵文瑄的新世界。
他找来了《麦田里的守望者》译本一睹为快,因为太过喜欢,赵文瑄把这本书推荐给了同学,与现实的同学相似的人物设定使得这本书很快在班级里风靡起来。他后来又在大专军训期间看到了赛林格所著的原版,继而又发现了更多John Fowles的作品。
他这才发现,原来英文可以如此跳脱隽永,完全不像课堂里老师教学得那样死板,也不似父亲逼迫他朗读时那么干燥!他被吸引得无法自拔,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英文原著,这不仅为他打下了很好的英文基础,更重要的是,赛林格真挚而直率的文风和行为做派,深深印在了赵文瑄的潜意识里!
80年代中期,赵文瑄的父母因病相继离世。父亲在临终前,终于变得松弛,他对赵文瑄说:“因为你母亲对你太过溺爱,我才对你如此严厉以作平衡。现在,我再也管不了你了,你想考外文系,那你就去吧。”他用传统中国男人最深沉的方式,向赵文瑄表达了“我爱你”。
一直与父亲较劲的赵文瑄,在此刻感到了父亲全部的爱。他和父亲和解了。然而为时已晚,他不能再在父母有生之年及时尽孝,也不能亲自带父母回一次大陆,去见一次他们心心念念的家乡。
第一章
从他踏进娱乐圈的那一天起,他的命运才开始真正走入“正轨”。
已过而立之年的赵文瑄,大龄未婚,每天过着读读书、看看电影、到处旅行的简单生活。
凭着英语流利,他从军中退役后进入中华航空公司做了空少,每天被飞机载往世界各地,时不时去好莱坞收集全世界的经典影片和冷门佳片的影碟和海报。当时台湾还没有影碟机,他就只能把玩着这些影碟遐想回味。
趁台湾房价还没有被炒得高不可攀时,他及时购入一栋房产,过起了每月还贷、精打细算的日子。就这样,他勤勤恳恳、默默无闻了近十年。
直到一天,他终于决定从航空公司辞职,重新追回少年时期未曾实现的修习英文的梦想。
为了考取台大外文系,他每天紧锣密鼓地复习着英语,却在偶然间发现报纸上登载,李安第二部作品《喜宴》需要一个会说英文的台湾籍演员。曾被李安处女作《推手》惊艳到,赵文瑄内心蠢蠢欲动,想去里头谋个小角色、见一见李安的真身,以此获得谈资回头可以向朋友们吹嘘吹嘘。他想着自己英语即是优势,当即毛遂自荐。
可是他却顺利而意外地被相中出演同性恋的男主角,无形的命运推手把他推向了另一条冒险之路。
试镜时,他嬉皮笑脸,表现浮夸,李安面无表情地骂了他一句:“Awful!”李安像严师一样对他循循善诱:“你要演好这一部戏,那你现在就要立下志向,要演一辈子的戏,一辈子都要把戏演好。”
就像一颗原子弹,李安的言语在赵文瑄心里炸开了。他端正了态度,真正意识到,从他进入剧组的那一刻,他就是一个“演员”。过去的生活,已成了旧年篇章,只是他真正生命的序曲。
他开始钻研演技,领略角色的悲欢。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最终《喜宴》拿下第43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和第3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还成功入围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尽管后来这部片子因为触犯“禁忌”而引起很大的争议,但是他说:“李安肯拍同性恋,这真的是一个很人道的导演才会做的事。如果我一生只能拍一部电影,那能演一个高伟同也值得。”
电影、英文书籍、赵文瑄其人,似神奇的圆环紧密相扣了起来。赵文瑄说:“亚蕾姐慈爱得很像我的母亲,郎雄严厉得也很像我父亲。在戏里,他们正好演的是我父母亲。整个剧组给我很强的归属感,因为《喜宴》,我相信命运自有安排。”
是啊!生命里的每一步都不要浪费,因缘际会,所有的付出和巧合,会合力把你推向你应该去往的地方。
第二章
成为了演员,赵文瑄天性里的那股人文情怀终于得到肆意生长。
那时大陆的影视制作还不像今天那么浮躁,剧里需要的不是只有颜值的流量明星。导演们希望在剧里真正有所表达,而不只是赚足了腰包。而彼时的台湾已几乎全盘铺开商业化的制作方式,“文化”成了老掉牙的“守旧”词汇,各大电视台和制片方唯收视率是举,纷纷放下节操共同开创全民娱乐时代。
赵文瑄在台的一次合作中终于忍无可忍,公开宣布“再也不入台湾的影视圈”。他转而积极投身于大陆的影视制作,很快,从一个门外汉,一跃而成大陆炙手可热的一线男星。
他习惯于手抄剧本,喜欢在抄写中慢慢感受角色的一呼一吸。他的字迹干净,笔势飞动。他在《她从海上来》里扮演胡兰成时,与刘若英扮演的张爱玲总是互通文书,他亲自下笔,每每即笔酣墨饱,劲健风流,让人不知爱他端正的书法,还是爱他流云的行文。

他自带的文人气质,让每个角色都多了一层灵动。
古装扮相,他霸气温柔;

民国风范,他刚正有节;

现代气度,他浩然俊朗;

人人奉他为男神,他却顶着“盛世美颜”专注自娱自黑。
别人夸他帅,他总是笑嘻嘻地说:“吾日三省吾身材”。他家里浴室有一个落地的大镜子,保养品比一般女孩子还要多。他的“自恋”几乎人所共知,他“大言不惭”地回应:“我和自己相处得很融洽,很舒服,这是我立足在这个世界的一个心理基础。我知道爱自己的感受多么美好,才愿意把这种感受拿出去和别人分享。”
他像个大男孩似的,享受着他人对他的夸赞。“赞美永远不嫌多,批评不大那么容易接受。”从小被护佑长大的他,面对批评时才猛然醒悟:“原来世界上还有这种人存在。”
其实他拎得很清楚,对于一针见血的批评,他会默默地改善;而对于误解式批评,他则会不留情面地反击。
男神如此令人大跌眼镜,他说:“稍微真实一些,就算不符合别人心中的形象,也比装出来的做作的样子好。”渐渐地,他也学会不再轻易计较,每一次的认真付出都不必然赢得所有人的赞赏,那么就“爱咋咋地”吧!这反而让这位怪蜀黍更加放飞自我。早年赛林格在他身上烙下的印记,无时不在发挥效力。
早些年,他在天涯长年潜水,被网友扒出来,他干脆坦然现身,大大方方在网络上和网友互动。他还写博客,披露自己与前辈秦汉的一段“孽缘”,文风俏皮清奇,笔法曲折不失突转,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有了微博以后,他简直就像一个病重的网瘾大叔,自称怪蜀黍,玩转网络流行语和表情包,无下限地自曝黑照:
还和抨击他的网友互怼,在唱吧中怪模怪样地唱歌,玩得风生水起,不亦乐乎。
“我本来就不是按常理出牌的人,我不会活在别人的‘以为’里,我不喜欢别人拿着一把小尺子来量我,因为我自己心里有一个度,我知道自己不会做出太‘越份’的事。”
赵文瑄宣称:“迷人是镜头前的假象。”他在网络上不断解构着自己影视剧中温润君子的模样,把偶像包袱和节操抖落一地。他活得太真实,太随性,直到如今,将近六十的他仍旧葆有着中国男人少有的二度天真。
第三章
和戏里痴情纠结的荧幕形象不同,赵文瑄生活里却理性得可怕。出道二十多年,他不传绯闻,只论作品。吃瓜群众想听到花边八卦?没门!
有人开始怀疑他是同性恋,此时这位蜀黍又“戏精”附身,和网友打起哑谜:
对于一般人来说,大抵是逃不脱事业、结婚、生子的三段式人生。对于赵文瑄来说,如果决定转行当演员是他人生的第一次“脱轨”,那选择保持独身,即是他的第二次“脱轨”。
一如既往,他忠于心性,不喜约束。他始终还是那块无瑕的美玉,受不起一般世俗之爱的斤斤计较、拉扯牵绊。他认为,真正的爱不会带来负面的情绪,对于爱的对象,你是真心诚意希望她好。
他特别欣赏林黛玉和贾宝玉那种爱情,那种不求回报,宿命一般逃不掉的爱情。“这妹妹我似乎见过”曾经是赵文瑄理想之爱的表达。大概是在实现自我的路上花光了所有的运气,赵文瑄始终没遇到他的阆苑仙葩。
他说他自己多年来“专注自我、生性凉薄”,其实何尝不是早就活得明明白白,不存执念了?他了然于胸的是:“多元化社会的诱惑,会让纯粹又永恒的爱情,变成一种向往。”
他认为生活中的痴男怨女们“看不清楚生活,活得太无聊了。”在感情之外,有其他东西值得关心。他太善于把握人际相处的分寸,与人为善,又极爱惜着自己的羽毛,绝对不做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情。
“我不会怕孤独。一个人也可以很开心。我最怕拖累别人,这是我最大的恐惧。”通透如他,早已看清楚“情感是很荒唐的东西。”某一刻,他倒真正参透了《红楼梦》里那片“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的空茫来,把天真还之于世,把深情藏诸内心。
他宁愿选择独身,花很多的时间潜心阅读、摆弄花草、照顾他的小狗小猫。养宠物对他来说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当他从垃圾盒里、坏孩子手中救出那些猫儿狗儿时,那就承诺了照顾它们一辈子。

他把全部的柔情都赠予了萌宠们,甚至不惜在北京、宁波置房以便安置它们。大咪、丫丫、小奶牛……他喜欢一个一个地点名,每一声轻唤,就触动他内心最柔软的一部分。
在2017年春的一期《朗读者》中,他饱含着深情朗读了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散文《老猫》:“同它们在一起,我心里感到怡然,坦然,安然,欣然。”季老的心情,通过文字,深深地与他共鸣着。
季老曾说,“虽然这个世界上只剩下我一个孤家寡人,但是你又怎么能说我没有一个温暖的家呢?”赵文瑄对此深以为然,与大咪它们组成的家,是他最割舍不下的港湾。
终章
几乎是在生命的半程才一鸣惊人的赵文瑄可以说是活得够本了。本来吃着老爸留下的房产、收着租金就可以稳稳妥妥度过一生,他却信守着最初答应李安、也是许诺自己的话:“我会一直演下去,演到死为止。”
他演戏不是为了追名逐利,而是纯粹享受着在此过程中获得的体验和乐趣。
小时候听父亲说过很多孙中山和宋庆龄的故事,后来在命运的冥冥指引下,他演了许多孙中山的角色。

在赵文瑄的认识里,孙中山以拯救天下疾苦为己任,他富有同情心,既纯粹又慈爱,他的一生不断革命,像发电机一样散发着强力,实践着改变中国现状的理想。
深受孙中山精神感召的赵文瑄,逐渐懂得了儿时曾听到的一句话的含义:“拥有即是一种负担。”他生活简单低调,不求奢侈享受,但又“挥金如土”,大肆捐款。
他曾进入人民大会堂,和企业谈合作,亲自下工厂观察,确认厂家值得信任。他为企业代言,却一股脑把广告费全捐给宋庆龄儿童基金会,他开玩笑说:“孙中山革命借了宋家那么多钱,我的捐款就当还给宋家吧。当然,这点钱远远不够。”
他拍了《大明宫词》火遍大江南北,天津邮局为他制作了个人的“薛绍-张易之”版邮票,天津的著名作家冯骥才为他题词:“多向精气神里找,少从口眼鼻上认。”发行邮票所得收入,他也一并捐给了冯骥才文化基金会。
有人以为他作秀,他不置一词,常年不变。“我虽然没得到钱,但有钱买不到的感觉。这也算‘公益消费’吧,我想证明我对这个世界有所贡献,我不仅能得,也能给。这让我很有成就感。”谈吐间,尽是浩然之气、无限自信。
捐捐钱只是举手之劳,“不过瘾”的赵文瑄干脆拜托宋庆龄基金会为他创造“下田野”的机会。他真的屁颠屁颠地跑到宁夏白河小学支教,和小孩子在一起,在教学相长中,他重拾了孩童的纯真。
“每个人都有同情心,对他人的或许不幸,或许磨难,都有类比的能力吧。看到别人痛苦,你会很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他一点帮助。”
这么富有实践精神,不怪乎他很欣赏宁波人的“务实”。
他斥资在宁波金峨寺边盖了一栋房子,送给金峨寺,他希望那里能建一个佛学院,推动真正的佛学教育。他始终是刚出道时那个有人文追求的赵文瑄,他认为商业化的、忙碌的生活节奏破坏了都市人的安宁,他希望借助佛学去平衡现代人焦躁的内心。
成长期沐浴到的那些宠爱,成功时接收到的那些感召,他似海上内循环,一点一滴地回馈给这个待他以温柔的世界。
鲁豫曾问他:“你觉得男人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他说:“一是心地善良;二是富有正义感。”
赵文瑄,正如他所坚守的那样,“风月无古今,情怀自浅深,”怀着悠悠的温情,还赠世人以真粹、坚定的力量。
对于这样的男神,如何让人不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