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缪四儿

话说,疯二和缪四儿那晚背回来那个狐妖的宿主,放在绿衣姑娘贝八屋里养着。在贝八姑娘的悉心照料下,那姑娘渐渐康复,面色慢慢红润,她告诉贝八她名叫若夜,自幼父母双亡,跟着算命为生的爷爷游走江湖。后来,爷爷病重不起,临终前放心不下孙女,嘱咐她到岛上找一个叫斐芸观的道观,投奔里面的观主斐芸。
不想,在岸边苦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方才等到一艘出海入岛的船。自己说尽了好话,恨不得把自己祖宗都说成是船老大的同乡,最后又掏出了爷爷留给自己的几两银子,船老大才答应带她上船,条件是每天帮忙做饭。历尽艰辛来到岛上后,道观没找到,倒被狐妖占了驱壳去杀人,
这天,风轻云淡,若夜走出客栈门外,站在廊下眯眼看太阳,疯二在远处看见,发现背回来的小妞收拾打扮起来居然也是个粉面桃腮的绝色佳人。便急忙紧走几步,站在若夜近前便扶着腰喊疼,说那天背姑娘路途遥远,闪了腰了。谁知那若夜不买账,乜斜了他一眼,说“不是被狐妖一个过肩摔给摔坏的吧?”说完笑嘻嘻的去街角看老张头捏面人儿了。
疯二气的嘴里嘟囔两句好没良心,早知道就扔在那里不管,让狐妖继续当幌子去了。回头看见三爷鱼三笑眯眯站在身后,三爷看着姑娘的背影,说“二爷觉得这姑娘怎样?”
疯二听鱼三问,便眯了眼睛看着那窈窕的背影说“模样长的还行。”忽然想起来那天用剑指向狐妖胸前的那段,用手摸了摸下巴,咂咂嘴说“身材也不错!就是脾气臭,不如贝八温柔。”
鱼三听他说完,嗤的笑了,说“我没问你这些,我是说她一个姑娘家,费尽周折来这岛上,有什么目的没有,可疑不可疑?”
疯二哦了一声,说“三爷原来问这些,”想了想说道“确实只是个狐妖的宿主,当时如果不是冬木宫宫主,我就可能把她和狐妖一起杀了,一个小丫头,估计没啥来历,她不是找斐芸观么,三爷派人替她问问,看看那观主和她什么关系不就明白了。”
三爷笑着点点头,说岛上一共有十九处道观,女观主有三处,但是并没有斐芸观,也没有叫斐芸的观主。疯二说是不是改名字了,往前查,把里面有年纪的女道士都提出来审一审。话音刚落,转脸看到缪四儿在帮贝八晾晒衣服,赶紧走过去,一把推开缪四儿,接过贝八姑娘手里的碧绿长衣,说“我来我来。”
午后,鱼三爷带了几个人亲自去排查岛上的道观,缪四儿对道观好奇,也跟着去了。
缪四儿来到岛上后还没好好的转过,所去之处也不过岛上一隅,这片岛位于茫茫大海中间,与大陆相隔千里之遥,岛上有山有水,有城廓有村野,几乎相当于大虞国的一个县的地界儿。孤岛四面环海,据说岛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绿树常青,四季如春,是一方宝地。三天的时间,岛上的道观转了十之八九,并没有叫斐芸的女道士,就剩了一个叫玉灵观的还没走到。
次日一早,缪四儿跟鱼三去玉灵观,天气晴朗,他一路上赏花观景,负着手自在前行。约两盏差的功夫,来到一所道观,山墙红色,被雨水冲刷的斑驳,几棵松树在墙内高崇入云。几个属下上前去打门,须臾一个小道姑打开了门,看见几人穿着公服,便放几人进去,院里放着一鼎香炉,正中是三间大殿,四角飞檐,两侧柱上题着“西池王母家,常宴天上仙。”殿首是紫云宫三个大字。
小道姑引着几人拾级而上,进入殿中,有个穿着玄色道服的中年女道士,执拂尘,见了几位,口中唱声道号,引鱼三和缪四儿入偏殿坐下,几位随从立在殿外等候。
缪四儿看那女道士约有三十出头,面皮白净,神态从容。听鱼三问起斐芸观,神色间顿了一下,思索片刻,只推说不知。缪四儿却觉得女道士似乎知道些什么,心下不甘,便不顾鱼三嘱咐,自己全盘兜出,说了若夜受祖父临终嘱咐,横跨大洋,来寻找一个名叫斐芸女道士的事。
那女道士听完,神色明显震动,顿了片刻,叹道“天意如此,罢了。只是你们要寻的人已经不在人世了,只是你们把那丫头带来,我自有话问她。”鱼三答应了,便问起斐芸的事。
女道士叹口气,说“这本是红尘往事,不该再提起了。”
原来,那斐芸本是若夜的生母,是大陆沿海的一个藩属国的公主,与宫中一个侍卫相爱,国主大怒,下令捕杀侍卫,然后准备把公主送往邻国和亲。斐芸公主得知消息,提前告知侍卫,让他赶紧逃命。国主捕杀侍卫未果,一怒之下把斐芸圈禁宫中,等待邻国来迎亲。
当和亲的消息传来时,斐芸公主却发现自己已有孕在身。国主知道后下令溺杀公主,王后苦苦哀求,最后答应可以留公主一条性命,但腹中孽子产下后必须除掉,公主照样去和亲。
足月后,孩子顺利出生,是个女孩儿,按照吩咐,由内监王筠提了婴儿溺毕后埋在后山。可王筠掀开婴孩的被角却发现孩子居然对他笑了一下。当下心中泛起柔软,再不忍下手,公主从小他看着长大,这可是公主的亲生骨肉。当下决定留下这个孩子。
王筠从城外乱坟中寻来一个婴孩的尸体顶替交差,把公主的孩子寄养在宫外的一个庄户人家,并把这些乘机告诉了公主。
后来邻国来迎亲,公主无计可施,只能拜别故土,带着对孩子的牵挂和情人的思念上了船。不想那侍卫扮作杂从混到了送亲的队伍,在船上被人识破,当即斩杀,推进了海里。
公主痛不欲生,几次寻死,无奈被人牢牢看住,动弹不得。到了邻国后,老国王早就获悉了这些事情,本欲杀之,又忌惮邻国,于是按公主失徳败行的罪名,派个船把公主送到岛上的一间道观,让她在那里自生自灭。
送亲的人回国复命,国主听说那侍卫混入船上,导致事情败露,也不好说什么,心下也恨公主辱没家国脸面,便把事情撂下不提。
王筠这边有心记下了公主出放的岛屿和道观名称,直想着让孩子将来能和母亲团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