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虚构:抵达心灵真实的路径

虚构:抵达心灵真实的路径

作者: 荒野寻踪 | 来源:发表于2017-05-10 19:38 被阅读0次

虚构:抵达心灵真实的路径

01. 小说虚构与心灵真实

可以说,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小说是虚构的艺术,不存在没有虚构的小说。

即便真切的实在的叙述,或多或少包含虚构成分。同样一件事,让不同的目击者讲,会有细微的差别,每种叙述都不可能和现实严丝合缝,它掺杂着叙述者主观意识,只是多少问题。

小说虚构的目的不是让读者上当,而是为了使读者有所收获。对于小说家来说,说谎仅仅是一种形式,其真正旨意乃是揭示生活中的真相或某种真实。无论是传统意义的小说,还是现代前卫的小说,都是如此。

什么是真实?比如,当从报上看到一篇文章时,我们读到的内容,以及它的载体,都能真切感受到,因为它就在眼前,物质的,有形的,有色的,甚至有气味的,这是一种真实,很好理解。

若探究笔者写的时候,当时心中怎样想的,处在什么样的思维状态,可能就不太容易感知得到了,因为这些都是无形无状,无色无味的,是液态气态,还是固态,我们不清楚,是方是圆是长是短,是立体的还是平面的,我们也不清楚。但是否能够据此就说这些东西不存在的呢?

当然不能,因为这些确实存在,只是它们存在于一种有别于物质世界的精神时空。这是精神上的真实,或叫心灵的真实。这种真实比第一种真实更抽象更复杂,也更难以触摸把握。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

小说的任务,不仅要揭示置于身外的现实世界,更要探究置于内在的精神世界。

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签名

博尔赫斯、伍尔芙、卡夫卡,以及马尔克斯等西方现代小说大师,他们并不认为原原本本地摹拟、再现现实生活的原生态的作品就一定是真实的,他们不要这种表面的真实,而要揭示内在的真实。

这些小说家不从传统意义上去写实,甚至于不屑,不是他们没有这方面的能力,他们中无论哪一位,绝对有超一流的写实能力,只是他们更喜欢或是更愿意把气力花在人物内心世界里,挖掘微观世界里的深度和宏大,揭示人类精神意义上或心理上的真相。

02. 面对无限之物时的心理

虚构:抵达心灵真实的路径

博尔赫斯的《沙之书》情节是,一个退休了的图书管理员从一个推销员那里买了一本圣书,叫“沙之书”。一开始他沉迷其中,转而开始害怕和逃避,最终他把书放在图书馆的地下室里了。这样的情节,单纯得像树叶上挂着一枚透明的水珠。

沙之书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读者知道它不是事实,但小说给人感觉却好像真的存在一样,它揭示什么样的真实性呢?

面对这样的书,“我”起初好奇,然后设法得到,接着钻研,但发现对它了解越多,不了解的部分也更多,于是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无奈,紧接着迷失于无法自拔的敬畏,随之而来的是恐惧,最终选择逃避,放弃,让沙之书淹没在图书馆的书海之中。

“我”对沙之书的态度的转变过程,其实就是我们在面对未知事物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只是有时我们会选择坚持下去,有时我们会选择像小说的我一样逃避。

为何“我”逃避这本书?它的无穷无尽让人害怕,习惯了有限,有序的概念,突然面对这样的一个无限无序之物时,人反而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感,甚至是恐惧。正因为如此,更显小说真实性,因为它把人在面对无穷无尽之物时的心灵深度刻画出来了。

尽管我们在现实中谁也没见过这样的一本书,但我们都曾经被无限星空所震撼,被无穷尽的人类历史卷入沉思,或者深陷无边的黑暗而感到恐惧,等等,这些感受和状态,与小说中的“我”面对沙之书时的心理感受,有着惊人的相似。而这惊人的相似,就是作者所要揭示的心灵真实。

一旦弄懂小说真正想说的意思,或是联系我们类似的现实生活经验,读完小说后我们往往不会纠缠沙之书的本身的荒诞性,而是追索这部虚构的圣书,在现实世界中的象征意义。

我们由沙之书的无限无序可能联想到,人类无止境的欲望,无穷大的世界或宇宙,琐碎繁杂的生活,强大的异己力量,神秘的未知世界,不知其数的金钱,无法挽留的时间,变化无常的命运,让人身心俱疲的争斗或爱情,等等。总之,它是象征无限之物。

《沙之书》所表达的正是人类面对无限之物时心灵的真实深度。

03. 让虚构嵌入现实之中

弗吉尼亚•伍尔芙 伍尔芙签名

伍尔芙说过,要是认为文学直接来自于生活中的素材,那就想错了。她提醒我们,文学取材不仅仅来自现实生活,还有更重要的,在于作者的虚构和想像。

不少作家,因对生活的远离,反而获得了在想像世界中的生存能力,像伍尔芙、普鲁斯特、卡夫卡等。他们杰出的文学创作成就,也印证了想像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至于博尔赫斯,在虚构的世界里走得更远。他说过:

切斯特顿(英国作家、文学评论家,被誉为“悖论王子”)说过,现实的东西比想象的东西更古怪,因为想像的东西来自我们,而现实的东西却来自无限的想像,来自上帝。……对于想像来说,它们比现实世界更容易接受,在现实的世界上,我们不知所向,我们会觉得它是一座迷宫,是一团混乱。

如何揭示心灵的真实,或是说采用什么方法让人相信,这些小说家“说谎”中的真实性呢?从《沙之书》这篇小说,我们能够获取小说创作中方法论上的启示。

沙之书虚构的合理性首先借助于几何原理。小说开篇来一串几何学概念,用数学的术语给我们讲述哲学上有关无限的命题,我们相信了无限,则对他的无限的沙之书也就容易信以为真了。

小说故事在展开过程中,选取一些生活中的场景。除了沙之书是非现实的之外,其它的都是现实生活场景,这些会使小说看起来更逼真,也让沙之书显得像一个现实之物一样合情合理。另外,对书贩,书的样式,书的来历,看书藏书等等交代,也显得真实可信。小说中“我”曾是图书管理员,而博尔赫斯本人也曾当过图书管理员,国立国书馆馆长,他自己也说过,他小说中的人名地名绝大部分是真的。

博尔赫斯的做法实质是,努力抹去幻想与现实的界线,让虚构嵌入现实之中,与现实浑然一体。一件虚假的事可能本质上是实在的。对他而言,虚构是艺术创造的根本点,是抵达更高真实的方式;通过虚构,写作这门活动往往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心灵的复杂活动。

弗兰兹•卡夫卡
卡夫卡签名

这种做法同样体现在《骑桶者》里,小说中骑桶飞翔,老板娘用围裙把“我”扇走,“我”浮升到冰山区域,不复再见,这些情节当然是虚构的。不过,“我”的处境,老板伏案写字,老板娘织毛衣,老板和老板娘的对话,这些都是现实生活场景。这样虚构嵌入现实,骑桶者的飞翔也显得像现实中发生的一样合情合理。

知道这些作家的虚构技艺,不仅有助于读懂小说,同时让我们获得小说创作的方法和途径。

相关文章

  • 虚构:抵达心灵真实的路径

    图片发自简书App 01. 小说虚构与心灵真实 可以说,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小说是虚构的艺术,不存在没有虚构的小说...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作者:李华

    内容简介: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非虚构创作指南》是为你量身定做的非虚构写作指南,帮助你写出心灵深处的真实故事,不...

  • 不干革命的时候,他可是个诗人——柏琳《萨拉热窝无消息》读后感

    写作永远无法带我们抵达真实,却能通过展现更多的面相,让我们与之无限接近。在这个角度上,虚构与非虚构写作的划分就没那...

  • 真实的虚构与虚构的真实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洗发水广告画面的角落里,常常有一行小字。 “艺术效果,仅供参考。” “艺术效果”是什么意思?...

  • 虚构中有真实,真实中有虚构

    有一个故事,不知道是真是假。 有一对情侣,男的就叫A吧,女的叫D。 A是一位画家。 D很爱A,D怀孕了,想让A娶她...

  • 似乎抵达永远的虚构

    在河流的走向里 默认多雨的时光 默认空濛荒原上风和野马的奔腾 生命的编年中 那些不可删除的水滴 让我的泪和雨滴一样...

  • 真实的虚构

    说来惭愧,这个月才读了马原的《虚构》。 我是在一本《收货》的中篇小说选集中读到的,第一篇是马原的《虚构》,第二篇就...

  • 非虚构与虚构的理论

    非虚构是真实,虚构是基于真实攫取 一段继想象再创造的艺术,非虚构 是在地上行走的真实,虚构是在想象的 空间飞行,非...

  • 抵达心灵的路

    抵达心灵的路,或者就是自己走过的那一段曲折。 想象自己一颗心嫩红成永恒的太阳,相随相依照耀自己一往无前,那时侯感觉...

  • 松鼠日志第34期

    松鼠日志 第34期:爱情断想 以下内容,有真实的部分,有虚构的部分,哪里是虚构的,哪里是真实的,虚构的成分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虚构:抵达心灵真实的路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pwi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