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成长团的亲私信问我,说一直在关注我简书,问我家孩子后来玩游戏了吗?
我掐指一算,一周过去了,他没有玩也没有提这事。
其实这件事有三种可能的处理方法:权威法、骄纵法、民主解决法。
权威法就是:我是你妈,你得听我的,你这样做不对,游戏今天就给你卸载了,以后再也不许碰游戏了!或者再加上句威胁“以后再玩打断你腿!”又或者没准孩子还会被打一顿,让他“长长记性”!而父母内心的潜台词是:棒打出孝子,传统就这样,这都是为了你好!
孩子会是什么反应呢?也会有三种可能:反抗,不让我玩我就死给你看(虽然夸张但想想生活中这样的孩子还少吗?);逃避,我惹不起躲得起离家出走我(会选一种方式从身体或心理上逃避权威的影响);屈服,像个受气小媳妇似的说,好吧不玩就不玩了,自己内心充满了怨恨,自尊心也受损。
骄纵法就是:不让你玩你就寻死觅活,我真怕了,你玩吧,我这妈当的太无能了,我不管你了。苍天大地啊,我怎么生了这么个孽障!
孩子赢了,可孩子会得到什么感受?看到妈妈的表现,孩子也许会内疚惭愧,也许会感觉到了妈妈对自己的不满感觉不到关爱,也有可能变得更自私、不合作。
我用了P.E.T.里的民主的解决方法。
在这个问题上,我不是权威,不想独赢,我尊重、接纳孩子,我想和孩子共同寻求一个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我想了解孩子这件事背后他的真实感受,我也想让孩子了解我内心的真实感受。我是敞开的、真诚的,我也希望孩子可以信任我、对我坦诚。
我想让孩子参与到解决办法的思考中,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我相信孩子会感受到我对他的尊重,从而学会如何尊重他人。
我相信孩子这一次有机会为自己决定与选择,他会产生源自内在的自我约束。
这一次风波我也自我反省:让我生气的点不是钱多少,而是孩子瞒着我。孩子为什么瞒着我?他不敢告诉我。怕被拒绝,怕挨骂挨打。我们的亲子关系仍然在建设的路上,在这个时刻受到了挑战。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亲子关系间的高墙也不可能一次就拆除。我会继续努力,坚持践行P.E.T.的模式,建设民主型的家庭,和孩子构建尊重、坦诚的亲子关系,共同面对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