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位皇帝齐聚一堂,打麻将啊!

画面从右至左画有十三位帝王形象:前汉昭帝、汉光武帝、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宣帝陈顼、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其实我们也不用知道具体谁是谁,反正又看不到这幅画。作为历代人物肖像图,闫立本老师有心了。
但,谁知道是不是他随意画的人物形象,毕竟当年没有照相机。
整幅画就是红色与黑的结合,远看所有人都一样。

近看,那还是不一样。
01.
皇帝的风范儿,真是一如既往的心宽体胖。
且不说皇帝饮食规律严苛,但好歹也从小练过骑马射箭,还有“ 西北望,射天狼 ”的气势,实在无法接受如此不够英俊潇洒的形象。
难道天子注定体积庞大,才能镇压全场?
想想也不无道理,主角光环怎能被旁边的侍从夺去,自然需要体积大一点,身材宽一点,脑袋大一点,人物圆满一点,细致一点才符合帝王的定义。
真是夸张到变形,三个侍从抵一个皇帝的体积还绰绰有余。
但不得不说,这画还挺细致。
皇帝袖口的花纹、嘴上的胡须,领口的装饰,都是精致入里,值得研究的。

皇帝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但是体型是重点。以及结合现代官员特点,也不难想象这事,难道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帝王将相极其相似的体态统一,可以完全可以说成,这原来都是遗传的错。
02.
其实研究服侍应该可以作为这画的一部分,毕竟不同时期,肯定有各自的流行元素,穿衣风格,花纹样式,制作偏好等。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想要穿出皇帝范儿,那自然也是有一番讲究的。
至于皇帝穿的,那自然是最有研究意义的,因为,皇帝有钱,自然能请最好的裁缝匠,自然能用最好的丝绸,物以稀为贵啊!
画中的帝王多为三国,汉朝,隋晋时期。丝绸之路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便开始了。
人们的经济生活开始与欧洲相来往,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审美多少肯定受到了一定影响,但好歹中华文化历史悠长,这种影响相比于中国对外国的影响,真是极其缓慢的。
当时的审美肯定和现在不一样,相比于衣服的构造、纹路、材质,我更想知道的是,那个年代的帅帅的小哥哥,和现代我们所喜欢的,有哪些不一样?
03.
皇帝范儿的第三点便是侍从了。
自古大户人家,都有侍从,亦或是丫鬟,厨师,保姆……
她们身份低微,在主子面前颔首低眉,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和青春,被剥削被伤害。
封建王朝下的这种钱势与权势还是挺分明的,有钱任性上到皇帝老儿,下到地方官员、土地绅豪。平明百姓只有羡慕与被奴役的份。
我自然是比较痛恨封建统治下的奴隶制度,隐形的人权等级。
大呼还是社会主义好。( 这句是真心话 )
以往不可能在平凡人身上出现的资源和机会,通过互联网,通过打破阶级,以各种途径弥补了阶级垄断的面貌,虽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这于过去几千年的封建势力比起来,现代人还是自由潇洒太多。
《历代帝王图》看的只是人物画,但却有这一种提示,给当时的唐代皇帝以及后来的君主警示,要如画中的帝王一般勤政爱民,好好管理国家。
那么对于我们,是不是好好管理自己?
往期精彩:
我是青木谷家: 自由撰稿人,伪艺术派,认真写文,身高二米二的医学生。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另一个简书号: 青木谷家。深度思考、刻意练习。
喜欢画画、手帐、艺术等的朋友可以关注本号,每天都会更新文章哟~
如果喜欢就点个赞呗,爱你们❤❤❤~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22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