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晚参加芜湖传媒集团悦读沙龙。
1.安师大老师的分享
错过了前半段几位老师的精彩分享,有幸聆听了一段安师大教授关于汉字的故事。
对于汉字,我也是习以为常,从小就开始学习,也没有觉得有特别之处,但是听了老师的解读,勾起了好奇心,又想重新翻看买给孩子的《汉字有意思》,寻找汉字的故事。
老师还讲了关于每天进步一点点意义的故事,带给我震撼。
0.99的365次方和1.01的365次方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公式,1的365次方等于1,1.01的365次方约等于37.78,而0.99的365次方约等于0.025。在这个公式中,“1”代表每天的努力,“365”则是一年的天数,“1.01”表明每天都进步0.01,而“0.99”则代表每天都少做0.01,虽然每天的进步和退步非常细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可是一整年算下来,结果截然不同。每天进行0.01的人到年底所做的业绩是正常水平的37.78倍,而每天退步0.01的人到年底的工作量或者价值中有平常水平的1/40,如果每天都原地跑步,那么最终所做的业绩也没有任何起色。
坚持进步一整年,我们就能看到,进步一点点带给我们的巨大变化是,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是坚持的力量。
2.关于学习方式的思考,看书好还是听书好?
沙龙老师们分享结束后,邀请大家自由分享,我为了锻炼自己,积极上台发言,大概内容是,下午参加达成公司的《向前一步》读书活动的收获。
我发言结束,旁边的一位大姐,问我,《向前一步》你看了吗?我说我是听的音频,没有看书,她说,我看完了。
后来大姐发言分享的时候,她对大家分享工具类的书不太认同,可能是觉得有些功利性,太想要一些方法,不太符合她对看书的理解。她还提出,读书沙龙应该要分层,不同层次的人来分享不同层次的书。
当时,我的感受是受到了否定和打击,内心感觉到不快。回来后,反复思考这个问题,逐渐明白了,大姐年龄估计要比我大十岁的样子,可能在她的认知范围,读书就是要读纸质的书,读书就是要不带功利心态,读一些提高个人品味的书,导致他有这些逻辑和表达。
其实,在我看来,纸质的书,只是一个载体,把作者的思想传达给我们,但有时我们去把一本书从头到尾读了一遍,但是,真的就读懂这本书了吗?
反而,当我们去听老师解读,引发了我们的共鸣,学习到了书中的精髓,这也是读书的方式,或者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交流读书心得,碰撞思想的火花,这也是读书的方式 。
现在我淡定了,其实不必纠结读书的方式,只要自己感觉舒服就好,另外,在读书的过程中,吸收到了精华的内容,并且运用到了自己的生活中,这就可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