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大概出自《住宅设计解刨书》。上下文是讲,不管厨房有多大,主妇们永远会要求更多的收纳空间,因为永远有无处安放的杂物,所以其实丢弃才是最好的整理,真的那是真的,有很多东西一辈子再也不会用到。
虽然早就有用手机,iPad和kindle这样的电子阅读工具,并且在多看阅读和Amanzon上买过无数的电子书。本人每年依旧要买到30本以上的实体书,纸质材质暗示者深度阅读。那么问题来了,极少而且是几乎没有,重复阅读过。而且大部分的书的内容也都说不上来。于是书桌和办公桌上满满一堆,可以论斤卖的东西。与其花费时间精力整理几乎无可能在用到的东西,丢弃真的是最好的方式。
同样的道理,可以应用在任何不会再使用的食物。比如旧衣服,鞋子,包装袋,几年前的路由器。
细思极恐的是,其实思维方式和生活经验也是。知识快速更替、社会飞速发展,然后一切都变了。那种感觉就好像你搬进一处新家,然后几十年周围的环境都没有变化的,尽管周围都拆迁变成高楼大厦,尽管附近也有地铁机场的新气象,这些你虽然能感知,但是依旧在固有的环境中,用固有的方式生活,如果不是拆迁换房,就一直这样被边缘下去了。
在《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中谈过一个归并同类项的方法,从物体的整理到思绪的整理,都是基于梳理归类的方法。 讲到抽象思绪的那段,其实一点混乱。大意是先具象,用语言表达出思想,然后再做整理。
这里综上给出一个本人觉得更有意思的整理步骤
1. 确定可以丢弃的部分,即那些从今往后,再也不会用到的部分。
2. 具象模糊不清的内容,明确起目的/或者重新界定事物在未来的作用
3. 从用途角度界定同类项,而不是形状或者外观;
4. 切分出区域,存储;
而,最偷懒的办法就是丢弃,当你有足够的空间,根本不需要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