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情人节,后天就是除夕。是否是老天爷要你,过完情人节,带着对象回家见父母呢?
01
花了两个晚上,终于刷完了《恋爱先生》。
在这部剧里,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现实,看到婚姻真相,看到恋爱原则,我还看到了盼着儿女回家的父母。
当程皓被罗玥误会“送”进派出所后,程洪斗被警察喊去“赎人”。
一脸严肃,不苟言笑,语词犀利,俨然中国式父亲的典型形象。
之后,父子俩到面馆吃饭。父亲依然毒舌、唠叨的碎碎念,面条和菜没有分开、价格太贵、肉太少等等,一副愤世嫉俗的代表,连带着将儿子一路数落得体无完肤,完全不给儿子说话的机会。
儿子的心理阴影面积估计是半个太平洋,这哪里是亲爹,完全是充话费送的。
后来,儿子实在听不下去了,起身去洗手间,当他从洗手间出来时,发现碗里多了几片牛肉,一股浓浓的父爱,从荧幕里溢散出来,直接让人泪目。
整部剧里,父亲几乎见儿子一次就数落一次,而数落的内容总少不了明里暗里埋怨儿子长期不回家,其中有一段经典的台词,赤裸裸的描述了真实的父母、子女关系:
现在都是和狐朋狗友出去吃喝了,谁还管父母啊。都说养孩子和养冤家似的,现在的孩子和父母下馆子吃饭的,都是来看儿子孙子等......
不夸子女,见面数落,偷偷想念,活脱脱中国式父母的写照。那句“你很棒”、“我想你”说出口多么难。
不是子女不懂父母的爱,不是父母不懂父母子女需要距离。不过是,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能力越来越小,能够给予的越来越少,不过是,子女无法耐心接受父母的老去,无法适应曾经那对天一样的人物,怎么会懂得越来越少。
02
《吐糟大会》第二季最后一期,王铮亮是副咖之一,很荣幸,《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了他的糟点之一。
真正深入人心的,总是贴近现实的。我们可以看到父母鬓边斑白的头发,可以感受到父母越来越缓慢的反应能力,甚至能够理解父母越来越唠叨,但是却始终无法做到真正的接纳。
程洪斗在妻子去世后,一直郁郁寡欢。罗玥的出现,让他的生活有了亮点。
家里有个年轻人,陪他斗嘴,给他做饭,教他做饭,甚至帮他追老太太,渐渐发展到亦父亦友的关系,甚至有时候,他会主动找罗玥斗嘴,来缓解独居的心酸。
试想一下,如果罗玥是程洪斗的女儿,他们的关系会是何等的剑拔弩张?
在武志红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里面,揭露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许多痛点。父母、子女之间似乎有一道无形的墙,随着父母的老去、子女的长大,越垒越高。
害怕回家,催婚、问工作、问收入,吃饭要管,睡觉在管,比起在外面闯荡的心酸,自由显得更加可贵。
饭不好好吃,觉不好好睡,整天抱着手机,孩子长大,翅膀硬了,不如从前那般,说几句,打两下,他都会忍着,不知不觉,孩子已经过了那个你怎么样,他都会原谅你的年纪。
父母、子女之间,既是上辈子欠了债的仇人,又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缘。
03
这两天,微博热搜刷出了《回家没几天,父母各种恼火》的子女吐槽。
列举出了玩手机、晚起晚睡、玩电脑、宅在家、房间太乱、不做家务、出去玩都会被骂,没有一天不被骂,哪里是一句“宝宝心里苦”能够了得的。
父母的存在,仿佛是矛和盾的合体。一边盼着子女回来,一边又各种嫌弃。
主持人崔永远在某访谈节目里,聊过“过年回家如何面对父母的唠叨”的话题。他说:
“我都50多岁了,我妈妈从几岁就开始唠叨,一直唠叨到我50多岁了,忽然有一天,我父亲不记得我,因为他小脑萎缩了,他不认识我是他儿子了,然后他像个小孩一样,想吃什么东西,我们特别希望父亲跟我们多说几句话,但他话很少,他就说,吃饭吧,坐下吧,那个时候,我就觉得,趁着妈妈现在还糊涂,就让她多唠叨吧,所以我们回去让老人家唠叨,就是孝顺,如果我们每个人回家过春节,能听到你的父母对你唠叨,恭喜你,真是天大的福份”。
父母对子女之间,图的不过是“不后悔”,父母从小到大的唠叨,不过是想子女在他们的经验里,能够成长得更加顺利,不用像他们一样,在人生中某阶段、某个事件当中,后悔伤神而已。
那么,子女对父母,只要抱着“不后悔”的心,去面对父母的各种唠叨、催促以及你不愿意接纳的情绪,不要等到将来时间一去不返的时候,再去后悔莫及。
为了“不后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