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宇是一个喜欢亲近大自然的男孩,听他妈妈说,周末他从不找同学玩,却常常蹲在树下观察蚂蚁或虫子,一观察就是一下午,而不觉无趣。
在课堂上,他却没有这般耐力。四年级的他, 注意力只能保持在2-3分钟,老师们常常为拉他回神而绞尽脑汁。总感觉,每天他的脑海里都有精彩的电影画面拉扯着他的思绪。为了更好关注的他,还安排他坐在教室的最前排C位。
然而,这并不是很好的决定。每当我进入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脏乱的课桌和满地的垃圾,关键满桌的书本却找不到这节课需要的那一本;当我正激情澎湃的“演讲”时,当激动、期待的眼神与神游的目光交汇时,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当一堂课,都在为如何拉扯一个神游的思绪而烦恼时,又会有怎样的教学效果?
每当宇按时完成了作业,就会兴冲冲的说一声“我都写完了”,似乎这就是他的高光时刻。有时我会大加赞扬,有时也会敷衍的应着。但明显感觉,我的反应直接影响他的积极性。后来,我常常反思自己,我对他要耐心一些,多一些赞扬看起来是必要的。
对于宇经常走神的情况,我起初怀疑他是不是幼儿时期缺少了部分关爱引起的,后来与家长沟通后,并不是这么回事。我们探讨着如何提高宇的专注力,比如亲子共读,玩游戏...最后,宇的妈妈选择每晚陪宇玩会儿象棋。这应该是漫长的过程,近期未见明显效果。
我经常问自己,我是合格的教师吗?如果我是,为什么连面对一个长走神的孩子都束手无策?我又该如何将我的课程上得比看蚂蚁和虫子都更有意思?作为班主任,我也不是合格的。天天强调的班级卫生,学习习惯大概只如一阵微风吹过,未留下任何痕迹。王晓春老师说,“建立班主任威信的关键是反省自我,切实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专业能力。威信也是一种’隐型武器’,最好让它悄无声息地起作用,而不是拿来挥舞。在守住边界的同时,做更好的班主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