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星事件在8月份燥热的舆论里,集中爆发。一位高才生求职过程中,因为在某直娉聘做了不恰当的选择,结果误入传销窝点,命丧黄泉。每个经历求职的人,初入职场,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优胜劣汰”的残酷生存法则,把能注册的招聘平台都注册一遍,参考大数法则,海投,心想总能得到公司的回应,然而往往石沉大海,这是第一重打击,如有一两家回应邀约,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然而也许等到了好运的开始,却猜不到最终的结局,再一次被深深打击,当再有机会时,就会奋不顾身,当然如果自身条件不够好,先择业再就业,骑驴找马,往往是很多人的忠告,如果没有经历过,很难理解到那种失业的失落、痛苦、无奈和心灰意冷,脆弱的心理防线。对于传销人员,如果去分析人员类型后,你会发现,他们是一群被遗忘在角落的灵魂,残酷的就业环境,尤其是社会智能化变革,导致大量重复性的低端性的岗位消失,他们无所事事,还有一夜暴富梦想,家庭的矛盾冲突,创业失败,投资血本无归,于是他们发现,在传销思想的诱导下,这儿是他们最后的退路,也成了最后的信仰。其实,人们往往在遭遇心理危机时,需要及时的心理干预和疏导,获取正向的阳光激励,放下然后重生,大多数传销人员显然没有这种意识,这是社会的无奈和悲哀。以上所述为事件发生时,如果发生前,可以做好适当的准备,也许可以大大降低事件发生概率,校园模拟招聘,指导简历制作,求职培训,当然最主要的是对大学生的职业培养和技能提升,身边很多优秀大学人才,未毕业就已经被预定,因为能力出色,可塑性强。回到事件本身,目前舆论焦点集中在直娉平台,对其不合理的审查制度提出了质疑。如果作为平台能够多做点,那么悲剧兴许能幸免。但是纵观历史脉络来看,这与中国当前的先发展后监管后治理的机制相背。为了降低获客成本,提升平台流量,尽快形成漂亮的财务流水,获得资本的一轮轮青睐,平台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很难与冰冷的资本相抗衡,至于社会责任和道德成本显然不是当下考虑的第一要务。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稍晚一步就会被出局。发展的速度,客户的资本积累成了首要之务。当然,平台发展形成的红利也迅速的解决了人们很多久积的顽疾和痛点。每一次变革与创新都将加速社会这台机器向前。所以提出要审慎和包容的态度来监管。饿了吗的餐厅卫生,淘宝的假货,单车的资金池和乱停乱放,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野蛮生长,百度的假医院搜索,58 赶集上漫天飞舞的虚假信息,电信诈骗等,当然发展和监管本来就是存在矛盾的,发展是获利为先,监管是安全为先,额外需要付出监管成本,比如最近环保督察后发现大量工厂存在环保设施不到位,多位领导被点名,大城市转型快,能够依靠服务业发展自如,对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对普通城市而言,目前只能依靠低端产业发展,环保成本太高,整个城市又有大量人需要吃饭,动辄百亿的好的项目往往被某些省会城市拿走,人才也大量流失,转型有多艰难,只有当地主政者心知。再举个例子,泛亚事件中,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很多投资者被骗的血本无归,其还被某省政府力挺,省金融办,明知可能存在猫腻,没有上层安排,却也不敢动,直到事件爆发,投资者欲哭无泪。先发展后监管显然利大于弊,只是有时候监管部门的监管延迟和监管择时的艰难,往往导致改革革新的道路上浸满鲜血,我相信,随着政府信息和企业信息的打通,成本的降低,更多的校验被普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互联网上的安全感会得到明显改善。监管目前还存在另外一个情况,运动式监管,发生事件,开展...行动,举办大型会议,开展....行动,周期循环,G20过后,小区消防逃生通道被占用,居民的消防器材被统一集中,上面落满灰尘,仅管如此,每一次运动式监管户,都有了提升,总结了经验,为常态化机制增取了时间,整体上螺旋式上升,这也是社会发展的现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