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语词 体悟文本情感
——以《天窗》中“慰藉”的字理析词教学为例
讲解字理是小学识字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特别是对文本中关键字词的字理讲解,促进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认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慰藉”是一个比较抽象的书面语词汇,这是统编版四年级下册《天窗》一文关键句“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的关键词语,而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慰藉”一词的意义以及引申义,事关该册《天窗》所在单元即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落实。因此,讲解字理,字理析词,掌握“慰藉”一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下是字理析解“慰藉”一词的程序:
1.分解组合,找出本义。所谓分解,就是将一个词语分解为词素,对其中难点,依据字理进行析解。“慰”的母体字和古字均为“尉”。我们把“尉”的字形,溯源到可解释的篆书。“尉”的篆文,从又(手),从火,从人,从二(象征热物),表示手持热物平贴于人身,会热敷治病之意。“尉”的本义涉及到我国古代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即古人将药包(如烫热粗盐颗粒包)敷熨患处,散热止痛,使人身体平舒,心里畅快。通常,民间家中备有急救箱,其中有粗盐袋,学生在生活中触目可及的生活药品。“尉”加上“心”,则为“慰”,一般表示用语言去劝慰使人安抚、平舒。藉,《说文·艸部》:“藉,祭藉也。”祭祀时用以陈列礼品的垫子。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藉之为言席也。”后来,藉泛指草做的垫子或席。借助回忆复现甲骨文“宿”中“百”表示席垫的知识背景,引导学生尝试理解“坐卧在垫子上是很舒服”的事实。归结起来,慰藉,使人心里舒畅的意思。
这样的字理析解使学生真正地了解了词语的本义,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义。
通过对词语词素的分解和组合了解其本义,这是字理析词的第一步,然而,了解词义的本义是手段,理解文中的意思才是教学的重要目的。于是,老师把学生对“慰藉”的理解引回原文中“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里的“慰藉”是一个名词,可以联系上下文解释为:文中指天窗带给孩子们的心灵寄托。
从上可知,字理析词要先对词语进行分解组合,找出其本义,然后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文中义,这种解释的程序是很简明的。为了字词教学扎实有效,我们首先应该通过字理析解一个字或一个词的本义,让学生在“字离开词,词离开字”时也能理解其本义,然后再“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地理解文中义。
二、关键词复归“原位”
在朗读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揣摩有新鲜感的词语“慰藉”,在文中反复出现两次,也就是说像“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的句子间隔出现了两次。显然,文章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课文中以泡泡的形式做出了批注,内容是:文中两次提到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从中可以体会到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其目的在于暗含了反复修辞的作用:为了突出某种感情,强调某种意思,加深读者的印象。
深入文本体认人物情感的对比变化。在这里运用提问策略:
师:在什么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生1:夏天下雨前。
生2:晚上睡觉前。
时:下雨天出不去,天黑要睡觉是我们都习以为常的,为什么在作者看来就需要慰藉呢?我们找出相关的语句。
生:“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被逼着上床”
师:请同学们留意“关”和“逼”两个动词。回想我们小时候,被关在屋子里,被逼着上床睡觉,请同学们用几个词形容自己的感受?
生:不高兴、痛苦、悲伤、失望。
师:而文中的作者也与我们有相同的感受。只有小小的天窗可以给他的心灵带来安慰与快乐。
所以,天窗不惟有透光、透气的用途,它是作者童年那颗不满和失望的慰藉者,更是作者回望童年岁月时,心中最甜美的记忆的浪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我们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唤起对语言文字的美好情感和审美感觉。语文教学中思想感情的品味和体认应该根植于文本中的语言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