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乘客陆陆续续上车坐稳后,大巴车缓缓驶离停车场。
后排一个小孩“哇”地哭起来……嘴里说着什么,听得并不真切。倒是孩子爸爸的话,清清楚楚。
“你自己把水弄洒了,是不是得自己承担责任?哭什么?”
小孩还在哭,说裤子湿了。
“你把爸爸的裤子也弄湿了,爸爸还是受害者呢。”
那孩子的哭声立刻降低了很多分贝。爸爸接着说:
“我知道你把水弄洒了很难过,裤子湿了不舒服,爸爸也不舒服,但现在没得换,衣服在车底下行李箱里,总不能脱了光着吧……”
“不好受呢。”孩子嘟囔道。
“我帮你用纸巾擦擦干……”
“这样是不是舒服一点儿啦?”
“天气热,一会儿也就干了……我是不是事先告诉过你先不要打开?你不听话造成这个后果,是不是要自己承担责任?”
“你自己想一下,水为什么为洒出来?”
孩子没说话,爸爸接着说:
“下次再遇到这种事的时候怎么办?是不是可以等爸爸帮你的忙?是不是可以自己小心一点?!”
那孩子“嗯”了一声。不再哭,也没有闹,两个小时的车程中,安安静静地,也可能是睡着了。
我回头从座椅缝隙看了看,那个爸爸大概三十出头,戴着一幅眼镜,很干练的样子。从他途中接听的一个电话判断,此行是带着孩子去参加同学聚会的。他自己,大概是从事IT方面的工作,电话里提到“服务器、数据备份”之类专业术语。
我默默给坐在后排的那个爸爸点个大大的赞。
他对孩子教育的方式体现了“随时随地随事”。对孩子的“过失”、“不听话”,没有呵斥也没有过多地责备。
他教育孩子要“有担当、要负起自己的责任”。是你自己不小心造成“水洒出来”的后果,要承担自己的责任。
他很好地使用了“同理心”,站在孩子的立场讲话。我知道你也很难过,爸爸也和你一样,裤子也湿了,并且爸爸比你还无辜(受害者)。
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在给孩子讲道理。启发孩子的思考力,并告诉孩子处理此类事情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这样会给孩子讲道理的爸爸带出来的孩子,将来一定不会差!
2
台湾培训师余世维曾经很不客气地评价“拒绝承担责任”是“职业经理人”、也是中国人最常犯的错误:
中国的小孩子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小说谎,中国的学生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会作弊,中国的工作人员学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负责任。你没有想到是从小开始学的?从说谎开始,最后变得不负责任,就是这个道理。
典型的场景是这样的:一个中国小孩从那边跑过来,撞到了桌子,他哭起来了。
中国的妈妈、爸爸在做什么?爷爷奶奶又会说什么?
小宝不要哭,妈妈打这个桌子,妈妈打这个桌子。小孩摔到地上哭起来了,这地不好,妈妈打这个地,这地不好,打这个地。
甚至会拿起小孩的手佯装打桌子,用脚踹地,“是桌子不好,是地不好”,哄到小孩破涕为笑就算赢了。我们对这种“哄孩子”的场景一定不会陌生。
余先生在日本、在德国、在美国都工作过。他说在日本东京看到的不是这样,在美国华盛顿看到的也不是这样。
全世界的小孩撞到桌子都会哭。在日本,他看到那个妈妈马上把小孩带拉来说“再走一遍!再走一遍!”小孩子再走一遍,绝对不会第二次再撞到桌子。这个日本妈妈马上就讲:“一个小孩会撞到桌子,有三个理由,第一个跑步冲得太快,来不及刹车。第二个,头一直低在地上,没有注意看,第三个,心中不知道在想什么?你是哪一个?”
余先生说这是他在日本看到的他们的教育。
在华盛顿做博士后研究期间,余先生去参加一个国会的听证会。在路边等车,看见一个美国妈妈带一个小孩过马路,那个小孩也是摔一跤,美国妈妈就说“汤米站起来!”汤米就在地上一直哭,汤米!站起来!他就耍赖,余先生跟着说,站起来!汤米就站起来了。
那个妈妈把叫汤米的男孩带到路边就开始训:汤米,你看看你刚才,像个男人吗?还说长大了要保护妈妈,你那个样子能保护我吗?做事情不能负担自己的责任?还妨碍交通。稀里哗啦骂了一通,这美国孩子含着眼泪,妈妈就给他带走了。
那个碰到桌子的日本孩子,大概只有两岁,美国孩子汤米其实只有三岁!国民教育的确要从小开始 。
3
汽车抵达终点,取了行李出来,看到那父子俩背影,爸爸一个双肩包拉着一个行李箱,儿子看上去只有四、五岁的样子,也背着一个带有小黄人图案的小小的双肩包——这也是“负起自己责任”的一种表现。
我去过的国家不多,在外时却也格外留意到国外家庭出游时,大人孩子都会有行李,大人是大行李箱,小孩是小行李箱,自己拖着,我甚至在机场、在街头拍过很多张小孩子拉行李箱的照片。
现在有这种意识家长越来越多了。不再帮小孩拿书包,让他们自己收拾行李,从小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承担责任。
坐在我后排的那个爸爸,我甚至猜想,他也许听过余世维的管理课程吧?他如果在企业里工作,一定是个管理者,而且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或者套用微信公众号鸡汤文的标题“这样的员工,将来一定是高管”,或者说他已经是位高管了,也说不定。
那个爸爸这样教育孩子,从小承担自己的责任,这个孩子就会比较地有担当、而且懂得什么是“为事情的结果负责”。
短短的两个小时的车程,旅途中的陌生人,以后也可能不会有任何的交集。我还是想给坐在我后排的那个爸爸点个赞,并送上一个陌生人的祝福——祝你们平安,祝你们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