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奇葩大会》到《好好说话》

从《奇葩大会》到《好好说话》

作者: 萝衣书馆 | 来源:发表于2018-03-20 13:31 被阅读0次

如果你嫌文章太长,就看重点:《好好说话》能买。《奇葩说》好看。

正文:

如果2014年我没有鬼使神差地点开《奇葩说》,看了一场莫名其妙又花里胡哨的节目(用我妈妈的话讲,就是我看的那个神经病一样的节目),可能我到现在也找不到组织。

这一小撮儿在社会边缘飘荡的人,受够了世人的白眼,终于决定站出来,说点什么。

这个节目正在做的事情,是一场革命,试图用自己的光亮,去教会周遭的人如何倾听不同的声音,如何与自己不同的人相处。事实上,她做的已经很好,非常好。

所以,如果我能出一份力,让你了解她,让她影响你,我感到非常地荣幸。


其实,说起来《奇葩说》是一个披着娱乐外壳的不严肃辩论节目,她非常有趣,同时也有意义。

就像是药店里最花花绿绿的那颗胶囊,刚入口是甜的,可你别急着下定论,你要细细品,她其实是苦的,但是能治病。

初看时候,我特别讨厌那个永远摆出架势要吵架的马薇薇,也特别讨厌那个阴阳怪气貌似谁都看不起的肖骁,还讨厌那个有着菜市场大妈嗓门的范湉湉。

但是,慢慢地,一场场辩论下来,我渐渐明白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了。

他们是少数派啊!是绝大部分人看不惯的那一派,如果不摆出要吵架的样子,如果不摆出谁都看不起的样子,他们就会被那些白眼流言给吃掉,骨头都不剩。

那种让人讨厌的样子,是他们最后的铠甲,因为从来没有被理解过,所以才装作什么都不在乎不想要。

像不像《破产姐妹》里的Max?唉,让人心疼。

但我知道,他们不要别人同情,不要别人可怜。他们要的是平权,每个人都能活成不一样的自己的权利。

这个社会害怕人不同,害怕人从特立独行里长出反骨。教育是为了让人规范化、统一化,字要整齐划一,校服也要一样。

如果,你走了不同的路,就是跨过了线,走到了另一个阵营。是要与人为敌的。

但是这个社会上有这么一群人,就是这样一腔孤勇,他们走出了大众,义无反顾。

其实,不是说他们那样少数人才是对的,而是说没有什么是绝对正确的。你没有权利批判别人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

愿意积极奋斗就去拼命好好工作啊,愿意躺在阳光下晒太阳,就去找个墙根儿躺躺好,也不会有人路过了斜你一眼,说你这个人废了。

想结婚就去好好找个对象结婚生子啊,还没遇到合适的就先不结婚,也不会有人专门打个电话来指责你为什么这么挑剔,以至于到现在变成了没人要的剩女吧。

男人愿意去爱女人就去好好呵护,愿意爱男人就去爱男人,别人看到了就算不能送上祝福,至少也不要唾弃。

他们没有违反法律,他们没有伤害别人,他们只是想活出自己的样子,好好地清清静静地过自己的人生,为什么这个社会就不能更加包容一些不一样的存在呢?要知道,我们是没有权力去站在别人的身旁身后,戳着别人的脊梁骨说,这样活,就是废掉的一生!我们是没有权力去替人判定什么才是有意义,什么才是价值!

但是还好,终于有一个地方愿意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给社会的少数派。节目的珍贵之处在于,终于有一个地方,既不踩低少数派,也不捧高少数派。他们尊重所有人,安静地听他们讲话,让他们把话讲完,然后报以善意,而不是嘲讽或冷眼。

节目之后,马东团队推出了许多相关产品,最重要的就是由一众我特别喜爱的老奇葩们在喜马拉雅FM里的音频节目《好好说话》和《小学问》,之后又相继推出了纸质版的《好好说话》和《小学问》。

从《奇葩大会》到《好好说话》

纸书是对于音频的补充和落实,就像是《好好说话》马东写的序言里有一句话:“某些人总是对于印在纸上的东西有一种病态的执着”,是的,是我。

今天,人们不会像冷兵器时代,看谁不顺眼就给她一刀,见血封喉。可永恒的是,再钢铁的名字,放在万人嘴边,呼吸水汽,也要锈掉。语言本身就是一把利剑,有时候别人伤你,有时候你也误伤人。

《好好说话》,好好沟通,思考之后再说话,希望它可以帮助你,别误伤人,也少受伤。

也希望所有的人,在不了解的时候多一些温暖、善意和包容,因为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不冷不热的一句风凉话,就有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永远相信这个社会将越来越好,因为你看,光就在那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奇葩大会》到《好好说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zv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