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主义》读后感

作者: 木棉花花开了 | 来源:发表于2018-04-19 10:05 被阅读33次

花了三天的时间读完了《精要主义》,每天用时两个半小时。现在的我能做到脑袋中没有其他杂念,完全沉浸在书中。但是一年半前,我做不到。以前眼睛看着书,但思绪已经神游到宇宙中,半个月也看不完一本书。还记得那是莫言的《蛙》,其实内容还是蛮有吸引力的,但我就是看不下去,最后不了了之。

给自己找出以下几点原因:

一、对自己的规划不够清晰,只因在家带娃,看书最方便,可以随手拿起就读,而其他事情无法做到,且看电视对孩子影响不好。于是尝试读书,由开始没有选择性读书到有选择性的看关于育儿方面的书,再想不断扩大自己认知,这样一步一步走下来。

二、由于开始没有精准定位,找到自己想要通过书籍了解到的知识点,而是随手拿起手边的书。没有考虑读书对生活的实际需求和问题,对书的内容欲望不够强烈。当读书成为一种既耗时又无用时,很容易滋生放弃的念头。

三、不是把读书提升自己作为重要的事情,而是可有可无的事时,尤其当意识不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时,就不会把他当成常规行为。

从这本书中,我感受到自己根本就不是一个精要主义者,所以才会让自己处于无所成就的地位。我要过精要人生,过一种了无遗憾的生活。

第一天感悟:

1.更少,但更好

2.最大限度成就真正重要之事,切忌贪多求全

3.自己不主动做选择,就会有其他人其他事替做选择。

第二天感悟:

1  勇敢说“不”,一个明确的“不”比一个模糊的“是”更优雅;

2  事先设定边界,避免直接说“不”;

3  充足的睡眠有更高的效率,也是创造力的孵化器。

第三天感悟:

1.弄清了核心目标,迈出第一步,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如果核心目标是养成读书的习惯,100天33本书,那就定下了三天一本书,先完成看书的小目标,完成再说。

2.不要想着一口气吃一个大胖子,要从小处着手,每天进步一点点。

不要幻想我可以一天一本书之类的,而要每天都要达到当天的小任务,一点点来,每天都有收获。

3.设计一种常规,把自己所认定的精要事务沿着默认的路径实现。

把读书变成一种常规,每天早晨下午都是必不可少的事。

《精要主义》读后感

相关文章

  • 如何做出超过别人的业绩-

    如何做出超过别人的业绩-《精要主义》读后感 核心内容:精要主义-始终聚焦高价值的事情,并做到最好。 1.什么是高价...

  • 2019-05-12

    精要主义 读后感 本次先讲讲精要主义的核心思维模式是什么?书中说到应当把 时间与精力只有于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事...

  • 《超级行动课》第1课作业

    《精要主义》随笔 精要主义是一种思维方式,要将这种思维方式内化于心,必须做到拂去非精要主义的重重迷雾,代之以精要主...

  • 4.11晨读感悟+今日话题

    精要主义 精要主义和极简主义,看起来很相像,但其实又大有不同。 极简主义号召我们一切从简,减少浪费;精要主义提倡的...

  • 《精要主义》到底什么是我们追求

    作者在《精要主义》中,告诉读者“选择更少 做得更好” 什么是精要主义呢? 作者这样回答到:“精要主义者拒绝接受我们...

  • 55/70 如何区分无意义的多数和有意义的少数?

    精要主义者要花费时间来探索自己的所有选项。 精要主义的一个悖论就是,相比非精要主义者,精要主义者实际上会探索更多的...

  • 精要主义

    一、什么是精要主义? 精要主义出自格雷戈·麦吉沃恩(Greg McKeown)《精要主义》一书,主张只做该做的事情...

  • 【1016我在悦读】1402-空谷幽兰

    书名:《精要主义》 为什么要精要? 因为精要主义能让我们集中精力做更少但更好的事情。

  • 《精要主义》读后感

    好不容易休息一天,要么得找小哥哥看个电影约个会,要么找三两好友在甜品店聊聊八卦避避暑,都是极好的选择。 为啥我要宅...

  • 《精要主义》读后感

    一、从你的目标来选择 生活中在进行取舍时总会想怎么样才能二者兼顾,而精要主义总会问自己,“我要的是什么”。 我有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要主义》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ci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