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在微博热议的话题,在网上也看了一些发言。对于现代社会中,很多年轻人都不愿去参加农业生产,不愿提起自己的父母辈来自于农村这样一股思潮,且不论其是否对错,当下国人羞于沾农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了。
米贱伤农,从封建社会到今天,仍然没有改变。现在的市场米售价也就是2到3元一斤,一亩水田如果只种一季的话,大约产稻谷500公斤左右,稻谷加工成大米,约350公斤,农民把米卖掉,一亩田的收入大概还不超过一千元。种一亩田从下谷种、育苗插秧,再到田间管理、收割晒谷、收仓脱壳,这个周期至少要四个月。四个月的辛苦劳作,仅换来不到一千元的毛利润,如果除掉种子、农药、化肥等开支,稻谷的收入更低甚至是扯平无利润。
在这个连十八线小城镇的房子都要卖3000元以上一平方的时代里,农民的田间劳动已经变得毫无价值可言。如此低的收入,哪里有人愿意去种田?哪里有人去务农?我们看看日本与韩国的农村与农业,其农民的收入并不低,在韩国,本国生产的大白菜都很贵,为了做泡菜的成本低廉,人们只好采用来自中国山东的大白菜。日本大米比中国出口过去的大米贵得多,日本人仍然对中国生产的大米不感兴趣。在韩国与日本,农民每年的补贴还有很多,从政府到企业,都有相应的农业扶持政策,保证农民的收入达到中等收入水平。
这些年,我们有了很多农业扶持奖励政策,也鼓励农民土地流转,开展以家庭农场与农业公司为主的规模化农业生产,可在农村的现象仍然是种田的得不到补贴,领补贴的不种田,国家的奖励政策,在执行中出现了偏差与问题。伤农事件比比皆是,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每次事件都直接影响着农民继续务农的信心。
央级媒体发起#一粒米到达餐桌需要多少劳动#这样的话题,是个好现象,让全社会都来讨论农民、农村与农业,让农民的收入逐年提高,让务农的人群逐渐增多,这才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之策。中国人可以少一点莺歌燕舞,可以少一点歌功颂德,给当下最广大人民群众以最实际的利益,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最幸福的保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