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4 星期二 雨/气温骤降/冷

听着雨声未停,猜想今儿的雾应该消停了。
不过,有雨上学的路,也不是那么顺当的。送娃儿们的车各色各样,小毛驴得随机应变的换速换道,以求更快更早的赶往学校。
快到学校门口了,小毛驴左穿右突,扶龙头的右手刮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的后视镜,好像那么“弹了一下”,我驶过去之后,害怕的回回头,看是不是有头伸出窗来骂我“瞎开”!
放下室友后,心里还在担忧,并立即调转小毛驴回头瞧瞧,却一下子辨不出是哪驾车了。
等到去了前方的红绿灯路口,我确信停在前面的黄色小车应该是我“犯罪现场”。
我去到那车的跟前儿,低下头透过有一条三指宽缝儿的窗玻璃,对着里面坐着的一爸爸大声说:
“师傅,刚才我刮到了你的镜子,有没有坏啊?对不起啊!”
说完我已发现,那玻璃没有破损,心里欣然踏实了一半儿。
车内那位爸爸,大概不适应我的迂,连忙笑着说“没事儿没事儿!”
绿灯亮了!我的小毛驴儿随着车流缓缓到了马路对面……
不知道是不是看了那《我的二哥二嫂》的剧,受里面两个二货主人公的影响,也有点儿犯二了?
剧中二货的品质,我咂摸着,可以归纳——说话算话、敢做敢当;是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见不得别人流泪受冤,宁可自己吃苦受累;有点儿江湖义气捎带油气,为心里惦记着的人豁出去的傻气儿;活得敞亮、自在、有滋味儿……
在我看来,剧中人是别人眼中的“二”,但一半儿是取笑,一半儿也是钦佩,谁能一辈子保持自己“二”得单纯善良可爱啊?
相反,那些个自私自利的角色,也是让人印象深刻。
比如曲慧敏这样儿的,文革时期领导干部的子女——成熟、懂事故、会利用关系、权利,有心眼儿、会来事儿,懂得恩威并施,强烈的掌控欲与复仇欲,配合着得天独厚的社会地位与小道消息,甚至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另一个人的三观也给“改造”了,说她像“慈禧”,那是抬举她了,说她有手腕儿心狠手辣,倒是很贴切。
这样的角色,上山下乡的时代背景里,也许应该可以容许存在,政治家庭的背景催生的扭曲心里及天生优越感的一代。
现在,也有!
我就遇到过一个,一顿饭把多年对别人的恩惠放在嘴边如数家珍的人物,听得人“心惊肉跳”——同情那些生活中时刻戴着“感恩枷锁”的人,在她面前肯定无地自容!
曲慧敏不聪明吗?聪明,会拐着弯儿的说事儿,她的爸爸比她更老道——对待那种朴实的二货,能用手中的权利关系解决他的问题,让他一辈子觉得他欠你的,而不能与其容为一个阶级,否则他会把这种恩当成束缚,总是想要挣脱,最后变成怨恨。
这套人性剖析的理论,听上去有道理,实则真的可怕,人心啊!
二货们,就不会“高瞻远瞩”、“看清形势与政策”、“趋利避害”的活,他们只会凭着自己的良心。
这大概就是一直挥之不去的观剧印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