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三笑集
三家读《论语》:钱穆、李泽厚、稻盛和夫17

三家读《论语》:钱穆、李泽厚、稻盛和夫17

作者: 作享 | 来源:发表于2020-08-20 22:36 被阅读0次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子路》)

子路向孔子请教为政(领导)之道。孔子说:“身先士卒地努力,大家一起努力。”子路请孔子多说一些。孔子又说:“不知疲倦地做。”

钱穆先生认为人如果太安逸了就会“淫”,淫就会忘记善,忘记善就会产生恶,所以领导者应当是人民处于努力工作的状态,才能使之向善。所以此处“劳之”是指使人民劳的意思。

李泽厚先生认为“劳之”有两解,可以指使人民劳,也可以指使自己劳,他认为大家一起努力才更好。

稻盛和夫先生看中领导者在组织中身先士卒。他把人分为三类,自然性、可燃性、不可燃性。他自己就是可燃性的人——遇到事情,说一声“我来做吧!”然后一马当先去做了。也就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样必能改变职场风气,改变自己和组织的未来。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以。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

孔子说:“人如果没有信用,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了。如同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怎么能够行动呢?”

钱穆先生花了大量篇幅解释什么是輗和軏,二者是使车安稳又有灵活性的关键部件。钱先生认为信用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法律法规等制度之外的必须品。信贯通于心与心之间,使双方相互紧密联系,又保持灵活性,正如輗和軏。这样可以理解为什么不用轮子等做比喻的原因。

李泽厚先生对此则没有过多解释,而是引发可否“对敌人说谎而不出卖同志”这个有浓厚时代感的提问。可见近代中国的大事件对李先生的影响之深刻。

稻盛和夫先生除了认为没有信用生意无法开展之外,又提出如何建立信任。信任不是靠合同,而是先使自己成为可以信任的人。

钱穆先生对这两则的注解令我印象深刻且显著差异于另外两位先生,我以为钱穆先生“颇有古风”,学问积累也更质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家读《论语》:钱穆、李泽厚、稻盛和夫1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ty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