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视频,里面博主说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一切关系的本质都是交换。
引发这个观点的事件主要是,一段关系中,一个人出轨、家暴或者有其他让另一方产生痛苦的行为,哪怕另一方的所有朋友亲人都认为应该结束这段关系,但另一方就是做不出结束这段关系的决定。这位博主在总结了很多案例之后,发现:一段想走但是走不了的关系,里面一定有你想要的东西。人无法终止一段在他人看来不是很健康或者良性循环的关系,不管一方是不是看起来吃亏吃到了极点,被嫌弃被欺负甚至还想要倒贴,一定是这段关系或者在这段关系里的另一方,给了这个人所需要的东西。比如,儿子道德绑架的母亲和儿子,这段关系里,母亲可以达到控制的目的(一种权利或满足感),儿子可以得到经济上的支持;被家暴的太太可以从家暴丈夫身上得到不离不弃的关注;从小到大都要靠自己独立的人可以从“恐怖伴侣”身上得到陪伴等等。最后博主希望大家能把自己活得完整,就不会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缺口。
我觉得这个观点很有意思,也很认同。“交换”的思维简直无处不在(暂且不讨论人性本善性本恶的问题),没想到在一段亲密关系里,也要用到这种思维。其实爱是无私的,但人不是,对吧。当然也有存在无私的父母、亲人、伴侣,只是我们不要想当然的认为人是无私的,会伤害到他人,伤害到自己,更加会伤害到这段关系。
尤其是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想要建立起一段亲密关系,那你们一定是在交换着什么。问题在于,一,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二,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三,也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要的怎么去得到;四,即便有人知道自己要什么,甚至知道自己应该这么做,TA也没有这个勇气和魄力去做这个选择,不管原因是害怕承担后果,还是性格的弱点让TA没有办法跳出恶性循环。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怎么去让自己变得“完整”,那就不会有这么多家暴、出轨、谋杀及其他各种各样的犯罪。
路漫漫。我们可能要用整个人生来完整自己,等到自己完整了,人生也走到尽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