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从《金锁记》看女性处境

从《金锁记》看女性处境

作者: 关酱 | 来源:发表于2018-04-27 00:10 被阅读87次

多少热闹都熬不过一个时间——有一天。

有一天我也会看《金锁记》。

《金锁记》是以曹七巧为灵魂人物展开描写的,七巧的一生是苍凉的一生,女性在几千年的封建宗教法制下没有地位,不能自主,只能依附于男人,依傍金钱,一个正常的生命,因为金钱和名分,扭曲了人性的尊严和本能情欲,最终失去了自我,也祸害了最亲近的人。

在父权社会下女性的地位低下这是众所周知的,在《金锁记》中,也从很多小的方面描写了这一现象,尤其是女仆受到的待遇更是更是不堪。文中小双对凤萧说:“我们老太太古板,连奶奶小姐们尚且做不得主呢,何况我们丫头?给什么,穿什么——一个个打扮得庄稼人似的!”穿衣服都不能自己做主还能有什么权力可言呢?

从凤萧说曹七巧:“也生男育女的——倒没闹出什么话柄?”这句话值得深思,为什么在没有闹出话柄之前要加上“也生男育女”几个字呢?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子嗣的传承,更是有母凭子贵这样的先例,汉武帝时更甚,杀母留子,还不是把女性当成男人的附属品而是把她当成了自己子女的附属品。

相对其他人来说书中的长馨比较幸福,至少她的母亲是和她关系非常好的,还在上学,而且她还有足够的胆量和资源来替自己的堂姐长安介绍姻缘,她非常善良,关爱自己的家人。另外两个着墨不多但是也非常悲惨的女人就是芝寿和娟儿了,芝寿在婆婆一系列的恶行之后无力反抗也无心反抗,终于在娟儿生孩子之后半个月死了。娟儿则是被七巧“给”了长白,根本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力,虽然在芝寿死后扶正做了她的替身,但是不到半年也去世了。

再说曹七巧,虽然是在一个女性社会地位非常卑微的情况下,女性的母系地位也会影响到女性在婆家的地位,在知道七巧家里是开麻油店的之后凤萧的第一反应是:“开麻油店的!打哪儿想起的?像你们大奶奶,也是公侯人家小姐,我们那一位虽比不上大奶奶,也还不是低三下四的人——”。充分说明那时候对一个女性的评判标准根本就不是自身的才华能力而是你之前所依附生存的娘家。曹七巧作为全文的灵魂人物,一步一步的变化也映射了传统中国女人的心路历程。最初她是麻油店的门面姑娘,被攀高枝的父亲嫁到了望族姜府,最初本是做妾,因为不打算给残疾的二爷另娶才做了正室。她哥嫂到姜府看她时也只是为了她的钱财,表面上仁义道德兄妹情深姑嫂和谐,事实上拿了好处表面道谢不迭,一出姜府大门嫂子便开始抱怨:“我们这位姑奶奶出嫁的时不过要强些,嘴头上琐碎些,就连后来我们去瞧她,虽是比前暴躁些,也还有个分寸,不似如今疯疯傻傻,说话有一句没一句,就没一点儿得人心的地方。”连最亲近的家人尚且如此对她不难想象其他人的做法。可以看出那句古语“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在那个年代深入人心。在她丈夫婆婆相继过世之后文中出现了这样一句话:这些年了,她戴着黄金的枷锁,可是连金子的边都啃不到,这以后可就不同了。没有丝毫的不舍,有的只是欣喜,一种终于当家作主的欣喜。用数年青春终于换来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人生就是这样错综复杂,不讲理。当初她为什么嫁到姜家来?为了钱么?不是的,为了要遇见姜季泽,为了命中注定她要和姜季泽相爱。”她对季泽,有爱的渴求,然而她只是标本,还被关在玻璃匣中,完全身不由己,只留凄凉和悲怆。她太害怕,怕姜季泽只是想骗她那点卖掉一生换来的钱!她又是那么卑微,卑微到在他离开时一定要从窗户里看他一眼,卑微到想包容他所有的坏。对于金钱的欲望使她身不由己地由被虐待到自虐,最终发展到虐待自己的亲生儿女,这个畸变的过程也映衬出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封建制度下女性,母亲的历史和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生存状态。教儿子抽鸦片以便能留住这个唯一亲近的男人,逼迫他说出夫妻间的秘闻向亲友传播,使媳妇一病不起。被耽误到30岁的女儿和留德归国的童世舫恋爱,在宴请童世舫的时候还诬蔑在恋爱中戒烟的女儿抽鸦片,毁掉了女儿最后一次结婚良机。她把女儿和生命里唯一的男人——自己的儿子,永久地留在了自己的视线内,完全丧失了母亲的人性。

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很多事情我们不能改变也改变不了,在没有人权更没有女权的环境下,曹七巧算是所有女性的象征吧,大概都是打不还手骂不敢还口,可能曾经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改变不了社会,最终被社会所改变,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女性一直处于一个被动绝望的处境中,毕竟那个就算是青史留名的才女,女将也很难摆脱世俗的纷扰更何况曹七巧们呢?受“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影响,很多人也会发现自己终于也变成了曾经讨厌的样子。书中曾经提到曹七巧给自己的女儿裹小脚,在那个连最守旧的人家都放脚的时候这个母亲不知怀着怎样的心态折磨自己的女儿,也许这就是她内心的另外一种折射,自己曾经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也想让自己变成一个掌权者。


繁华落尽,热闹不再,人到苍凉易被冷眼相待。才知道人生宜淡泊,浮华不得亦喧嚣不得,更张狂不得。

“如今小脚不时兴了,只怕将来给姐儿定亲的时候麻烦。”长安的麻烦也就是一个时代的麻烦,旧时代的女性就像是一双双被裹住的脚,刚开始正常生长,越长大便要迎合社会和男人的口味长成别人规划好的样子。被动,被迫,被掌控,悲凉如浮萍。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愿世上再无曹七巧。

这个世界本没有命运,风来了,你追着风口问,追到风口,你就认了。

相关文章

  • 从《金锁记》看女性处境

    多少热闹都熬不过一个时间——有一天。 有一天我也会看《金锁记》。 《金锁记》是以曹七巧为灵魂人物展开描写的,七巧的...

  • 最残忍的报复是对自己子女的报复

    昨天在听上官文露解读的《金锁记》里,我们解读了《金锁记》的女主人公曹七巧在封建大家庭姜公馆的处境。 而今天,我会把...

  • 从精神分析批评看《金锁记》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张爱玲 每个人出生的那一刻,都是一...

  • 从《安娜》看女性

    在读《安娜卡列尼娜》之前,我就已经知道了整本书的大致情节。还记得初中的语文老师信誓旦旦地跟我们说,要想懂爱情...

  • 体谅

    突然发现,身边不仅是男性难以体谅女性的艰难处境,甚至是女性也是难以体谅女性的艰难处境,一部分。年轻一点的好一点。可...

  • 读张爱玲《金锁记》

    美丽而苍凉的手势 ——读张爱玲《金锁记》 慢世人 “美丽的、苍凉的手势”在《金锁记》的文本中有过两次出现,表面上看...

  • 从《圆桌派》看女性

    从《锵锵三人行》追到《圆桌派》,我很喜欢看窦文涛很有文化又一本正经地“插浑打科”。最近《圆桌派》办了一场三八节特辑...

  • 从冰心看女性偏见

    某日打开百度,正输入冰心二字,联想词却立马跳出“冰心为什么不招人喜欢”这类言论。怀着几分好奇,我点进去,却见...

  • 《金锁记》:女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没有灵魂!

    张爱玲笔下的每个女性都是如此的个性鲜明,《金锁记》里的曹七巧是个极端的女性,你恨她恨得牙痒痒,同时又对她的遭遇深表...

  • 《金锁记》女性追求平等的道路。

    作者:肥运。 这两天我看了张爱玲的金锁记,我当时是断断续续地看的,一开始的时候觉得太难接受了,七巧她本来是个很好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金锁记》看女性处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pv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