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菩提树下
读《僧肇注金刚经》十一

读《僧肇注金刚经》十一

作者: 月下独卧雪 | 来源:发表于2018-09-29 06:20 被阅读5次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肇公曰:竟尊重弟子,引众圣同解,以证理之必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肇公曰:如我于佛所说义中而作解,穷相尽,谓之菩提;无相故不有,假名则不无,不有不无,何实可得,何定可说也。○「穷相」之上,疑脱「解」字。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

 肇公曰: 菩提无相可取,诸法空不可说,故无定实。

【「非法非非法。】

  肇公曰:非法则不有,非非法故不无,有无并无,理之极也。○「有无」之上疏有「故不可说」四字。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肇公曰: 理无生灭,谓之无为。无为之理,众圣同解,解会无为,为结尽道成,所谓一解脱义,同入法性者也。然无为虽一,解有明昧,明深昧浅,优劣差者也。 

卧雪释:“无相故不有,假名则不无,不有不无,何实可得,何定可说也。”无相而假名,故约为幻,虚幻不实,故无可得,因此“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穷尽有无,色空皆灭,诸法真实义,既然尽灭,则无生灭相,故而谓之无为。【「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此处肇公所解,尚可商榷。卧雪认为,诸法以缘起而有差别,然缘起无自性,故缘起即无为。因而一切贤圣皆解会,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之解脱义,深契法性,故显差别相,而泯灭差别义。肇公解释为,一切圣贤虽解入无为法性,但深浅不一,故有差异。

相关文章

  • 读《僧肇注金刚经》十一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肇公曰:竟尊重弟子,引众圣同解,以证理之必...

  • 读《僧肇注金刚经》 六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僧肇曰:虚心履道。谓之菩萨。旷济万物。摩诃萨也。应如下所说。则是降伏之方...

  • 读《僧肇注金刚经》 五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 僧肇:夫神钟虽朗。非扣而不鸣。圣不孤应。影响唯...

  • 读《僧肇注金刚经》 四

    尔时。 世尊食时。 日营资膳。食熟之时。此时人家皆有。施心易生。 着衣。 着僧伽梨。福田衣也。佛观良田。因命侍者。...

  • 读《僧肇注金刚经》 二

    肇公曰: “夫理归中道。二谛为宗。何者。万法之生。皆假因缘而有生灭流谢。浮伪不实。称之为俗也。因缘诸法。皆无自性。...

  • 读《僧肇注金刚经》 八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肇公曰:圣言无谬,理不可越,但当如佛所教而安心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

  • 读《僧肇注金刚经》 七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肇公曰:次答住行。即明法空。谓法弥...

  • 读《僧肇注金刚经》九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肇公曰:理空无相,奇心无所,时听昧然,未即于心...

  • 读《僧肇注金刚经》十三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肇公曰:爱佛功德,七住未忘,妙著难觉,宜应虚心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

  • 读《僧肇注金刚经》 一

    昔鸠摩罗什西来,启承龙树、提婆般若性空之学,门下学僧数十人,唯僧肇智发精纯,笃守至诚,得法极正。龙树一脉,破一切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僧肇注金刚经》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tv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