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有时候真的来得莫名其妙。
就比如这个周的某天,我一个人去食堂吃晚饭,路过教学楼下面时,有许多工人正在修整花坛。
他们都只是普通的农民工,一身灰色的工装——不知是被水泥灰染得还是原本就是灰色,顶着日头干活,汗水染湿了头发,稀稀落落地,显得杂乱。
而一旁的花坛边,水泥石阶上有两个小孩儿,坐在一起端端正正认认真真地写作业。人群从教学楼上涌下,吵吵嚷嚷十分喧闹,却半点没有影响他们的注意力。依旧是低着头在写作业。
好懂事的孩子,他们这么小,应该是跟着爸爸妈妈来工地的,知道父母在工作,很忙,就听话地待在一旁。想着想着,感到鼻子有些酸,视线也不清晰了。
我低下头去,默默地走着,觉着,我之所以会感动,大概是因为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吧。
小时候常和父亲去工地,他也是个普通的建筑工人,整日同钢筋水泥混凝土打交道,不免一身灰尘,他那身被水泥浆腐蚀地看不出颜色的工作服,也是一直跟随着他,给这家砌墙,给那家粉刷。所以常常是,放学后他骑摩托车来接我时,依旧一身工装,带上我一起去往工地。
很小的时候,我也是那样,看着他在工地上忙碌,拎起一桶又一桶的水泥浆,把一块又一块砖头垒起。重复着这沉重而又单调的工作,一个上午,一个下午,一个月,一年……他都是这么过来的。而我呢,心里说不出的滋味,我想帮助父亲终止这做不完的活儿,就只能默默地告诉自己,要好好学习,好好学习,这样爸妈就不会那么累了……
我不知道是否每个孩子都到过父母工作的地方去,亲眼看看他们每天在做什么,但是相信每一个亲身去过的孩子,必然会受到灵魂上的震撼。
常听妈说,我小姨多么会挣钱,两个人拿工资,只养一个儿子,家里富足还能存不少钱。我知道小姨住在大城市,工作收入稳定,自然比我爸妈这些在乡间田野种庄稼的人要轻松些。
每个暑假,她都会邀请我去玩,常常一待就是半个月,小姨有时上白班有时上夜班,闲下来的时候就会带我出去玩。恰逢那个暑假,哥哥中考结束,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小姨和姨父喜出望外,带上我们出去好好地玩了一趟。
临近回家的时候,姨夫突然对哥哥说,想不想去看看爸爸工作的地方。于是车子改了方向,向一边驶去。道子越来越窄,地方也很荒僻,直到看见几栋一层的阔大的房子靠成一排,姨夫说,就是这儿了。
哥哥也从未来过这里,我和他都是充满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停车的杂货棚里堆放着许多线圈,院子中央有一些破旧的机械零件,进到屋里,才着实吃了一惊:这个偌大的车间里密密麻麻地排满了机器,所有的工人都低着头不停地搓棉线,再缠成一圈一圈的线圈……
车间机械的杂音很重,而且因为是棉麻场,空气中漂浮许多毛纤维,呼吸十分不舒服。姨夫走过去同这里的同事们问好,又走到了厂管事的那里,同他说着些什么。
而我与哥哥留在原地,他受到的震撼比我还大,一个人面色凝重地思量了好久,我悄悄问“你从来不知道这里?” 他摇摇头,“只知道爸妈是在纺织厂里上班,却没想到这里的条件这么差……”
那一路上,哥哥很少再说话,我懂得姨夫的用意,孩子长大了,要好好学习,要想着父母……
永远不要觉得钱是多么好挣,父母工资如何如何,每一分钱还是都得靠他们的劳动去换得。所以当孩子懂得这些之后,他们就当学会成长,学着懂事,体谅父母。
如此,我也不奇怪那两个小孩的举止,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只要是有良知的孩子,就没办法不懂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确实。因为成长,从来都是迫不得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