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花一诗:蕨
枯木
《酬从弟惠连》(其五)
【南北朝】谢灵运
暮春虽未交,仲春善游遨。
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
嘤鸣已悦豫,幽居犹郁陶。
梦寐伫归舟,释我吝与劳。
蕨类植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种类之一,在古生代常为高大木本植物,后来逐渐演化为草本植物。在我国商周时期,先人们就把野蕨当成菜蔬食用。这在《诗经·召南·草虫》有记载:“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该诗描写了一位女子上山采蕨,没有看见倾慕的男子,因而心怀相思。
蕨类的叶片初绽时,一般呈紫色,犹如花苞,古人除了食用,还有许多关于蕨类的诗词咏叹,我们选取南北朝时期的山水诗人谢灵运关于蕨的诗词略作赏析。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出身陈郡谢氏,南北朝时期著名山水派诗人,东晋大将军谢玄之孙。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谢灵运继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年仅四十九岁。
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
谢灵运最大的成就是山水诗,谢诗语言富丽精工而近自然,追求细致入微的描摹景物,追求骈偶对仗,间接推动了近体诗的出现,为初盛唐山水诗走向律化起到先导作用,,最终山水诗在唐代达到高度的繁荣,出现山水田园诗派。
谢灵运的诗意境新奇,辞章绚丽,影响深远。因此,他被后世誉称为中国山水诗鼻祖。同时期的南朝(宋)文学家鲍照评价:“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诗品》:“谢客为元嘉之雄,颜延年为辅。斯皆五言之冠冕,文辞之命世也。”,李白《留别金陵诸公》:“地扇邹鲁学,诗腾颜谢名。”,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诸如此类,赞誉颇多,后世诗词大家对谢灵运都予以了很高评价。
我们选取的这首《酬从弟惠连》是一组诗,是谢灵运写给族弟谢惠连(公元406~公元433年)的诗,谢惠连同样是南朝有名的文学家,和谢灵运、谢眺被人称为“三谢”。
“暮春虽未交,仲春善游遨。”,虽然还没有到暮春,仲春季节,正是出外游览的时节。
“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山中的野桃树刚开始露出了粉红色的花苞,野蕨菜也渐渐舒展出了紫色的叶苞。
“嘤鸣已悦豫,幽居犹郁陶。”,“鸣嘤”本意为鸟相和鸣,比喻基本朋友同气相求或意气相投,出自《诗·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悦豫”指喜悦,愉快,汉代班固《两都赋》序有:“是以众庶悦豫,福应尤盛。”。“郁陶”指忧思积聚的样子。《孟子·万章上》:“象曰:‘郁陶思君尔。’”。此句大意是:你我兄弟兴趣相投,相处非常愉悦,孤单独居则非常想念。
“梦寐伫归舟,释我吝与劳。”,“梦寐”指睡梦;“吝”指忧郁,《易·系辞上》:“悔吝者,忧虞之象也。”,《三国志·魏志·王昶传》:“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咨。”。此句大意:(思念兄弟),睡梦中都梦到伫立很久,等待着归家的舟楫,希望能早点消解我的忧思和辛劳。
《酬从弟惠连》这首组诗,表达了兄弟真挚之情。前四首回忆了谢惠连和自己意气相投,交往甚欢,最后这首,表达了对族弟谢惠连的想念之情,尤其是看到山水景色,桃花微发,紫蕨初绽,不由得想起了兄弟,恨不得早点归家,和兄弟把酒言欢,排泄心中的积郁。
这首诗虽然不是谢灵运的代表作,然而自然纯朴,感情真挚,情景交融,抒情言志,对仗工整。“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描写非常细腻精妙,值得一读。
2019/4/27榆木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