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低估”孩子

作者: 汉说信数 | 来源:发表于2022-03-19 23:13 被阅读0次

中山小学 林汉铭

【对于老师来说,这是一份“冒险”的作业】

为了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体积单位的表象,提升孩子们量感。周四那天,我布置了一个有趣的任务。那就是晚上需要自制三个体积单位。其中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我给了建议可以用吐司做,当然也可以用其他材料来做,1立方米没有限制,发挥想象。之所以布置这个任务,目的有三:1.建立表象,老师再多的解释,再多的演示,都不如让孩子自己做一做来的更加有效;2.在过程中,提升综合能力,包括动手、测量、协作等等;3.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如果说做出体积单位难,那么如何带到学校这也是一个大问题,需要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任务不仅孩子们满心期待,我也是如此。他们期待今晚如何大干一场,和别人与众不同,而我期待的是他们会给我带来多少惊喜。

【一堆质疑迎面袭来】

到了中午,我就收到了一堆质疑“信”。

小xuan

小xuan妈妈不可思议地问了我:“林老师确定要带1立方米的正方体来学校吗?”她肯定觉得是孩子抄错了作业。还没过几分钟,又来:

小xi

小xi妈妈表示小xi准备带1立方米的吐司来学校。虽然这个想法听起来很荒唐,但孩子的回答,却让我更加肯定这个实践作业非常值得做,而且价值一定很高。

经过了一个晚上的焦虑(焦虑他们是不是集体放弃不做了),终于迎来了第二天。

【第二天却看到,无限惊喜】

当我进到班级,我仿佛进到了一个大型的废品收购站。一点都不夸张,纸板、铁丝、水管、纸带满地都是,小眼睛仿佛在和我说:“老林,不要“废话”了,赶紧的,让我展示大招。”

首先,我们拿出了1立方厘米,大家基本都是用吐司来做的。所以,在互相展示完,确认棱长1cm之后,我们集体就把它吃掉了。不仅看了,还尝了,很多孩子表示这个1立方厘米有点小,吃的不过瘾。

接下来,1立方分米上场,我们除了测量确认各自制作符合标准以外,我还给了孩子们3分钟的时间,去寻找班级里,体积大约1立方分米的物体。其中,有部分孩子说到了开关面板,这是我原本完全没有预料的,我认为孩子们通过自制体积单位,应该基本建立了相关的空间感,怎么可能还分不清面积和体积呢?我并没有放过这个机会,马上组织孩子们借助实物进行观察,并进一步辨析了体积和面积的区别。过程中,我发现问题的本源在于孩子更多地关注正方体的面,误以为只要面达到要求就是1立方分米,追根究底还是出现在1立方分米的认识,问题就来了,孩子能做出来1立方分米,怎么就不理解呢?

🤔课后,我问了这部分孩子,原来在自制体积单位时,我并有给出很好的评价量表,所以导致他们的自制的体积单位并不是很标准,并没有达到我原本想要的效果。这也给我下次策划这样的实践活动,一个很好的反思。

至于1立方米的展示,那真的一绝!

【铁丝款】通过12条棱互相捆绑进行一体化。

铁丝款

传说这个大立方体让值班老师看“傻”了眼。

值班留言

在确定它的棱长1m之后,我们就开始进行1立方米的体验,光看不够,钻一钻,比一比,说一说。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建构空间感。

1立方米

一个感受不够强烈,再来我们甚至转移了战场,班级走廊同步进行:

【水管、铁架拼组】利用12条棱和8个顶点进行组合。

水管 铁架

【纸带款】利用12条棱线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拉扯恢复外框。

纸带1 纸带2 绳子3 绳子4 纸带5

【纸皮】这是唯一利用“面”来围出正方体的,而且用了4个面,其余2个面需要让我们做想象:

纸皮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作品主要分成三类:1.一体成型,如一开始的铁丝款,孩子是通过静态的角度来表达1立方米。2.组装款,这部分孩子直接利用制作出来的1米长的棱,进行组装。既考虑了视觉观察,又考虑了携带方便。其中也有孩子想到用3条棱直接支架在墙角,这样做法非常节约材料,也是大家公认的最“省材”做法。3.动态款。通过纸带或者绳子的折叠,通过4个伙伴的协作拉扯很容易构建出一个正方体,这种策略非常便于携带,深受孩子的喜爱。从静态到动态,从“全拼组”到“部分拼组+想象”,在过程中,孩子们积累了非常多的活动经验。

接下来,为了确认孩子们是否初步形成空间感,于是出示一道问题:数学书的体积大约400(  ),其中选项设置夹杂着面积单位作为干扰。

数据

选择平方厘米的孩子占2%,选择立方厘米占86%,选择立方分米占12%。从数据上看,孩子对于面积和体积的区分问题上基本已经掌握,但在体积单位的选择上出现部分问题。

处理

于是,我分别请了E和D选项的孩子进行了小辩论,很快我发现对于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选择,一分部分的孩子是没有形成空间感,还有一部分孩子则只考虑单位,却没有把数和单位合起来一起看,这是阅读习惯出现了问题。

最终,我们通过实物摆一摆,验一验,说一说,对这两个单位的选择上进行了辨析。

处理

位了检验大家的掌握情况,我临时追加了一个问题:笔盒的体积用 (    )作单位比较合适。

                                       

从数据上看,选择面积单位的孩子有14%,选择体积单位的孩子有86%,这也说明面积和体积的区分,依然是部分孩子易错的问题,这部分的6个孩子,在晚上的作业中,我也会多加关注是否还有这方面的问题。在D和E的孩子描述选择理由时,确展示出让我觉得欣喜的地方。选E的孩子说笔盒的体积大约1立方分米,选D的孩子说笔盒的体积大约800立方厘米,这就说明这部分的孩子确实对于不同体积单位在测量的策略选择上,已经基本掌握。

【回头看,有这些收获】

这节课虽然用了很多时间在体验和观察上,但通过这样一场活动既让孩子提升了动手能力,同时也让孩子在量感积累上有了很深的感知。同时出示评价标准再进行实践活动作业,也成为这次活动的过程中,我的一个很好的收获,适用于以后其他类似课程。

相关文章

  • 请不要“低估”孩子

    中山小学 林汉铭 【对于老师来说,这是一份“冒险”的作业】 为了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体积单位的表象...

  • 我不是小气,只是记仇。

    请不要低估一个天蝎男

  • Day quote: 2018-01-31

    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但也请不要高估自己的毅力。

  • 请不要低估自己

    经常和好友们调侃,当代人好像越活越佛系了。 两耳不闻窗外事,保温杯里泡枸杞;任凭风吹草动,只想岁月静好。是不是年纪...

  • 请不要低估孩子的模仿力

    今天做的千层饼,造型还没有达到自己满意的状态呀~ 继续说说孩子的事情。今天一一的表哥到苏州出差,顺带来家里做客,给...

  • 家长,请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

    孩子上幼儿园前,我担心她不适应集体生活,担心她挑食,不睡午觉,甚至想着,要不要听取别人的意见,让孩子晚几个月入学。...

  • 不要低估孩子

    周五晚上突然想到孩子周六思维课,老师布置的3分钟分享小故事还没有完成,自己不由得有点焦虑,一直问宝,你要讲什么故事...

  • 20180921 不要低估孩子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我们是大人,孩子要听我的,我教了你这么多遍,你还不会、不长记性,这就是你的问题。确从没考虑...

  • 群发高手,一呼百应的实战干货,一群发别人马上回你消息!

    人们总是高估自己在一天内可以取得的进步,却会低估自己坚持一年后达到的效果。 请不要投机取巧,请不要拔苗助长,请不要...

  • 请不要低估人性的恶

    《盲井》是李扬盲系列电影的第一部。看完后,感觉震撼人心的程度不亚于八级地震。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故事。农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请不要“低估”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tw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