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娃已经4个多月,怀孕时,整个孕期增重13公斤,产后3个月13公斤全部消失,怀孕前的马甲线依旧在,没有妊娠纹。回顾整个孕期的身材管理,主要得益于有明确清晰的目标、科学的实际的行动以及良好的心态。

查出怀孕,主要参阅了国外的一些网站的文章和视频以及国内少数几个网站上的信息,上查阅了孕期科学增重量、孕期体重控制、孕期营养管理等信息。因为怀孕相关的问题如同我们日常面临的大多数问题一样,肯定有很多建议和意见。关于这些意见,一方面肯定有积极的反馈,另一方面,肯定也少不了消极的评论和反馈。当时的我,只梳理了自认为关于体重管理的重要四点:
1. 遵医嘱,保证孩子健康。
2. 听健身教练的建议。
3. 饮食上不需要大补。
4. 自己的感受。
01
孕的0个月——7个月一直在上海一妇婴,遵照医院正常的检查流程,没有去私立医院。考虑到医生是个手艺活,公立医院医生处理的案例多。一方面是熟能生巧,另一方面是经验可能更丰富。整个7个月,医院检查的各项指标正常,仅仅第6个月时候,验血发现有点缺铁,医院开了药片补铁。医生只要求不超重,具体多少是超重没明确。
孕中期,3个月以后,医生每次检查记录体重时发现超重了会提醒孕妇,这是我在后期排队检查时发现的。有听到医生跟我前面检查的女孩的一番对话。
医生:最近能不能控制下体重
女孩:最近我没多吃,晚上就吃几个小包子
医生:现在月龄还不大,到孕后期增重会更快,生的时候到时候会吃力......
我给自己定下孕期体重增长目标为10.5公斤,分别是孩子3.5公斤,乳房1公斤,胎盘1公斤,子宫1公斤,羊水1.5公斤,血液组织2.5公斤,总重10.5公斤。实际最后增重了13公斤。其中的gap主要是孕早期和中期出了两次差,因为是自己部门主导的活动,作息不规律,热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的。孕后期一直在尽力控制热量摄入量。
生好孩子4天出院回家,体重减少了10公斤,比孕前还重3公斤,当时肚子还是有点鼓,皮球弹出来10个月,卸完货多少需要一点时间反弹回去。产后的恢复期是6周——8周。
孕8月——生产,在瑞士,医生是参照BMI对应的体重作为基础线,再加上孕期增重目标,如下。个人觉得太高,可能适合欧美人。
BMI的全称是Body Mass Index,译为体质指数或体重指数, 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
如果孕妈妈在孕前比较消瘦,BMI<18.5,推荐总的增重在12.5~18公斤。
如果孕妈妈在孕前的体重在正常的范围,也就是BMI在18.5到24.9,推荐孕期总的增重在11.5~16公斤。
如果准妈妈在孕前是超重的,也就是BMI>25,推荐总的增重是7~11.5公斤为宜。
02
目前在国内,支持孕妇孕期运动的声音并不是很多,大多数孕妇都为了万无一失而选择仅仅散步,而打算坚持运动的大部分孕妇还得需要顾及老一辈父母的发自善意的意见和关切。这一点完全可以理解,甚至一些年轻的健身教练都不是特别清楚该运动还是不该运动。
但是我查阅国外相关资料,无论是欧美孕期健身专家还是妇产科医生,都建议孕妇孕期不仅要进行有氧训练,还可以进行力量训练,这将有助于分娩、减少妊娠期间身体水肿、便秘、糖尿病,利于产后身材恢复等。
通知教练我怀孕的消息,教练表示,可以继续锻炼,但我们一起重新调整健身计划。
一、第0个月——3个月,主要以安全为主。减少有氧运动,跑步的速度和时间;力量训练集中在手部、肩部和腿部力;健身次数从每周2次—3次减少到每周1次—2次。因此我将跑步速度从9—10公里每小时调整到了5公里每小时,跑步机坡度设置为2,时长从1小时30分钟降低到30分钟。也就是每次的运动节奏从"60分钟跑步——1小时教练指导的身体全方位的力量训练——30分钟跑步——8分钟拉伸"调整成"20分钟跑步——1小时手&腿的力量训练——10分钟跑步——6分钟拉伸”。力量训练的各项负重,强度全部减半。

二、第4个月——7个月,根据前面三个月的状态进行调整,强度增加了,频率维持在每周两次。实际上,孕3.5月开始,我将跑步的速度从5公里每小时提升至了6公里每小时,1小时教练指导的力量训练照常。到第4.5个月的时候,因工作出差,并且有自己部门主导的会议,作息、饮食不规律,大荤吃太多(北京烤鸭等),体重嗖嗖长,有点是无忌惮,一周长了2.5公斤,因此我将健身时候的跑步时长从30分钟增加到了1小时,力量训练前跑30分钟,力量训练后跑30分钟,每次6公里左右。力量训练,除去腰部,其他身体各个部位都照常,强度在训练过程中根据感觉进行增加或减小。整个身体感觉良好,吃的消,每次微汗。

为什么我会说大部分人对孕期运动是有误解和不科学的认识,甚至是初级健身教练?我在整个孕期基本都没有在朋友圈晒过运动的照片,主要是为了避免朋友们特别是家里亲戚们的“好心”担心和评论。除去长辈们不说,连健身房的初级教练都完全不知道怎么处理“孕妇”。我有个实际的经历。其中有个周六,我的健身教练因为临时家里有事,将我委派给另一个教练,他把我这个孕妇当"特殊人群“对待了,因为一小时下来,我连微汗都没有,那怕在训练当中我两次提醒他:我觉得强度有点小,但是他还是不敢给我增加负重和强度。还好仅此一次跟那个初级教练。孕中期从第5个月—第7个月,我原来教练将我委派给了一个女教练,因为考虑到作为孕妇的我在训练的过程中,因为身体变臃肿,女教练能更好的帮助支持。现在想来,依旧很感激。

三、第8个月——分娩前。来瑞士之后,没有follow当地健身房,在家的跑步机和瑜珈垫上运动。瑞士医生让我该干嘛就干嘛,保持之前的跑步速度,频率,只要不出血。出血立即就医。因为没有了力量训练,我加上了孕妇瑜珈。最终,我将跑步速度调整到了6.5公里每小时,每次35—40分钟,每周跑步3次;孕妇瑜伽每周3次,每次40分钟。
整个孕期的所有运动,我随时注意自己的心率、自己的感受。可能是因为在健身房锻炼了两年,所以整个身体的基础都很好,所以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四、小宝宝是健康足月出生,孕后6周—8周是身体的恢复期,医生不建议运动,除散步外。因此,在产后两个月,也就是8周后我跑了一个10公里,耗时63分钟。似乎体能还依旧可以。宝宝小月龄,需要关照较多,并且是自己一个人带,产后的运动都是见缝插针,主要以跑步为主,频率是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60分钟不等,依照宝宝的睡觉时间。在产后第3个月,多余的3公斤也减掉了,恢复到了产前体重,没有妊娠纹,马甲线依旧可见。

03
整个孕期保持了规律的饮食,没有刻意大补,胃口大就多吃一点,没有节食。但我拒绝了妈妈来大鱼、大肉、浓汤喂养我,依旧自己一个人规律生活,早餐通常是水果、五谷杂粮、牛奶面包,如猕猴桃、苹果、玉米,红薯等。午餐在公司食堂吃。晚餐米饭、鸡蛋、鱼、蔬菜偏多,吃肉较少,燕窝不常吃,屈指可数的几顿,不爱甜食,无辣不欢。每个周末早上运动完,中午出去吃顿火锅、披萨、意大利面或者去弟弟家吃一顿,释放一下大胃口。

不出差的日子,周一到周五白天上班,其中周二或者周三去健身房,周六或者周日早上健身房。晚上读书,早早睡觉。
产后的在医院,我吃医院提供的早中晚餐。出院回家,吃从中国带来的月子餐,吃了42天,6周。之后回到正常状态。
这就是我在整个孕期关于马甲线没失去的经历。我相信因为每个人生活习惯和身体基础不同,每个人的孕期都会不同。但是大家都希望能有个健康的宝贝,同时自己身材不会因怀孕而变差。如果我的经历对你有借鉴意义,我会很开心。如果没有借鉴意义,你有任何问题,可以留言给我,我们可以共同探讨。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