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湖南省随笔散文散文随笔专题投稿
红楼工匠唐国明的鹅毛帖与红学作品被大众肯定为文化复兴的标志

红楼工匠唐国明的鹅毛帖与红学作品被大众肯定为文化复兴的标志

作者: 唐国明 | 来源:发表于2018-05-03 14:28 被阅读121次

红楼工匠唐国明的鹅毛帖与红学作品被大众肯定为文化复兴的标志

1、读唐国明《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的读者来信

这是一个我的作品《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的忠实读者发给我来信,他有他的想法,我想不管正确或不正确,总之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用了心,应该尊重,特贴在这:

唐弟,你好:

我又看了几遍你的复原文字,最大的感受是文字、语言风格就是曹氏的,不是我吹吁你,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文字。看来堂弟的考古复原《红楼梦》的功夫确实到家了,再加上先天的禀赋,所以才有这么好的成就。……删去了“四美钓鱼”“兰桂齐芳”等受人诟病的情节和过于冗长的语言,使正本红楼梦更精炼,合璧。可谓珠联璧合,完美全书。真可谓为“中国文化复兴的标志”

牛炳臣

2013-12-17

2、隐居麓山的红楼书痴唐国明出名 一幅“鹅毛帖”换得上千元

因为有梦,虽不足以让失落者前行,却能点醒“蜗居”在岳麓山下、孤身一人笔耕十余年之久的红楼梦中人。因为我们的关注,唐国明开始用理性在现实与理想的高地中徘徊,身居陋室,不忘秉笔书年华,竟也引得八方网友啧啧称赞,一幅“唐国明墨水随意诗帖”换得千余元,大可聊以慰心。

3、红楼书痴出名 一幅字换得上千元

记者 李卓 实习生 熊其雨

来源:长沙晚报2013年12月27日文章《身边他和她,因梦而改变》

新闻回放

《40岁书痴忍11年清苦 岳麓山下专心复原红楼》(8月19日A8版):每天看书、写稿、校稿,老家是邵阳城步的唐国明被称为“红楼书痴”。今年40岁的他,11年来一直租住在岳麓山脚不足10平方米的“书窝”,只为复原并出版《红楼梦》后20回,完成自己的文学梦。放弃就业、独身一人,一天只吃一顿饭,清苦笔耕的他,曾连续几年不回家过年。

经本报报道后,今年9月,唐国明受邀前往电视节目《中国梦想秀》参加圆梦之旅。尽管没能实现梦想,但重新认识自己的唐国明回到长沙后继续走文学之路,并挥毫创作“唐国明墨水随意诗帖”(鹅毛帖)。出人意料的是,他的毛笔字被网友看好,其中一幅还卖出千余元价格。在媒体关注下,房租无忧,生活温饱,接下来他可以专心自己的文学道路了。

年终回访

“这两个月以来,每个月都能有1000多元收入,日子比以前好过些了。”在湖南师大向阳坡28号,再次见到记者的唐国明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满足。

12月初,一位福建网友得知他专心复原《红楼梦》的故事后,立马致电唐国明,并告诉其自己“要一幅字挂在客厅”的想法。唐国明在与网友多次交谈后,信手写了一幅《不足歌》,邮寄出去后,竟换得网友邮来的1088元润格费。唐国明告诉记者,自己从没练过毛笔字,但一拿起毛笔就有灵感,写的字虽非大手笔,但笔力劲道,颇有韵味。对于自己每天都写出几幅字并受欢迎的境遇,他归结为得益于多年来的文学修养。现在,他还收到了省作协的入会邀请及多家媒体的节目邀请,生活非常充实的他,会继续以文学为生活根本。

新年心愿

今年,唐国明将回老家和家人团聚。新的一年,他希望能尽快校对手稿,出版另一部长篇小说《零乡》。当然,他的最大心愿还是能早日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附——

“红楼痴人”唐国明:梦与现实的回归

在“吃饱了撑的”和“其志可嘉”的褒贬声之中,改变正在发生

2014-01-06 13:39:17 来源: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文/图 本报记者 彭英杰

为了梦想,他11年忍受清苦,在长沙岳麓山下专心复原修补《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在“逃避现实”和“追梦者”的褒贬声中,唐国明开始改变,但仍有坚持。

“红楼痴人”40岁

11年来,唐国明一直住在岳麓山脚不足10平方米的出租屋内。一张桌子、一台老旧的风扇、一个洗脸盆、几本书、一叠手稿,基本上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他没有外出工作,靠写作赚取稿费维持生计。房租每月270元,加上生活开销也不过300多元钱。他每天几乎只吃一顿饭,生活轨迹“两点一线”——出租屋里写完一段,就去网吧将手稿敲进电脑。

1973年,唐国明出生在邵阳城步县一户农民家中。14岁那年,从邻村姐姐处借来的一本《红楼梦》,让他仿佛找到梦之载体,他常常幻想自己是贾宝玉。2002年,唐国明从湖南师大文学院毕业,为了复原《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曹文并出版后20回,完成自己的文学梦,唐国明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放弃就业,从此独身一人,笔耕不辍。

2012年7月,他终于完成红楼八十回后曹文的考古复原;2013年6月,在文学杂志《浮玉》上发表,他还在《星星》、《北京文学》、《鸭绿江》、《红楼研究》等杂志上发表了作品。

2013年8月,40岁的唐国明因痴心于复原《红楼梦》被媒体报道。

一些学者对他评价颇高,文学博客圈里的读者也会打电话索稿,只是唐版复原红楼出版的梦还未有下文。“这么多年的清苦都熬过来了,我还会继续执着地走下去。”唐国明说。

“敢于‘复原《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的人都是圣徒。”无论说唐国明“吃饱了撑的”,还是称赞“其志可嘉”的人,都认为他成功的几率少之又少。唐国明却信心十足,“因为我复原了《红楼梦》,相信我会不朽。”

生活向好

“最近每个月都能有1000多元收入,日子比以前好过些了。”在岳麓山下,再次见到湘声报记者的唐国明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满足:房租无忧,生活温饱,还丰富了业余生活。

唐国明的居住条件改善了很多。原来的老房子翻新了,安装了空调,更换了书桌,还隔出了洗手间。因为新装修,房租由270元涨到了500元,“这个价位自己已经能够承担。”

“一幅字没有800元,我是不会写的。”唐国明开玩笑地说。

媒体报道他的事迹后,很多朋友调侃他,向他索要签名和字画。鉴于闲暇时间比较多,唐国明买来“文房四宝”,开始练书法,并把写的字发到网上。

上月初,一位福建网友看到唐国明写的字后,打电话表达“要一幅字挂在客厅”的想法。唐国明在与网友多次交谈后,信手写了一幅《不足歌》邮寄过去,竟换得1088元润笔费。还有一次,他的一幅画和一份《红楼梦》修改手稿换得了3000元报酬。

书法初出茅庐就有人捧场,唐国明归因为得益于多年来的文学修养,“自己从没练过毛笔字,但一拿起毛笔就有灵感,写的字虽然不是大手笔,但笔力劲道,有些不一样的韵味。”

现在,唐国明每天练字,并尝试画画,“并不是完全为了钱财才去写去画的,这也能让我提高一下文学修养。”

经媒体报道后,唐国明也陆续收到电视节目的邀请,平均每个月有一两次,每次有500至1000元的酬劳。

打开唐国明的博客,有很多美女的照片。唐国明坦言喜欢美女,因为《红楼梦》,他结交了许多女性朋友。

记者采访期间,唐国明接到一位女性朋友的电话,约他晚上吃饭。唐国明说,自己的生活开始慢慢步入正轨,也在考虑找对象的问题。2013年9月,唐国明到浙江杭州参加一期电视节目,结识了当地的一个女孩,两人一直有联系,关系很好,“女方要我到浙江倒插门,我觉得不现实而放弃了。”

春节将至,唐国明表示将回老家和家人团聚。新的一年,他最大心愿是能早日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当然,对于文学梦,唐国明依然没有放弃,希望能尽快校对手稿,出版另一部长篇小说《零乡》。

唐国明,男,汉族,现居长沙,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喊出“思危奋发图强,实事求是认知世界真理、修德安和天下,与时俱进改造现实命运”的鹅毛诗人、红学工匠、数学顽童,分别论证了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并从“3x+1”发现了万有规律公式;自发表作品以来,已在国内外书报刊发表文学、红学、数学方面的文章数百篇。2016年出版先后在美国与秘鲁《国际日报》中文版发表连载、以反复阅读的方式考古发掘出埋藏在程高本后40回中的曹雪芹文笔、以考古的科学方式修补复活出符合曹雪芹语韵与曹雪芹创作原意的“红学”作品《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2017年《红楼梦学刊》将其列入2014年至2016年红学书目。其追梦事迹已被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北京卫视、贵州卫视、辽宁卫视、湖北卫视等电视台,美国《美南新闻日报》《新周刊》《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文史博览(人物版)》《广州日报》《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长沙晚报》《西安晚报》等无数报刊报道。

附唐国明论证哥德巴赫猜想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的结论摘要:

“1+1”:

无论一个多大的素数,除素数2与5外,它的个位数总是1、3、7、9;无论多么大偶数,它的个位数总是0、2、4、6、8,即使随自然正整数越大,素数在区间分布个数在减少,但一个偶数越大,它前面包含的素数就越多,一个偶数能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的概率却在不断增大。而一个偶数越小,它前面所包含的素数就越少,一个偶数能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的概率却越小,而小到尽头的偶数4,却还有素数2与2之和能表示它;因此可以说,比任一大于2的偶数自身小的素数中至少有一对相同或不同的素数之和等于这个偶数;即除“大于2的偶数除以2”是素数外,所以任一偶数表示为两素数之和时的两素数都分布在“这个偶数除以2”两边的区间,并且两素数与“这个偶数除以2”的数差相等。所以大于2的偶数可以是两素数之和。在已知的偶数素数区间是成立的,面对我们未知的偶数素数区间只能说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对于无穷无尽的偶数素数你不可能全部完成验证,我们只能在一个区间数一个区间数的推进验证中认可这个理论,但谁也保证不了在超出某一区间外不会万一出现反例。你不能说它不对,在一定条件下是绝对的,而放置于你不可把握的条件下,又只能是相对的。所以,除素数2之外,任一两个素数相加必是偶数,而一个偶数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只能在没超出某个大偶数区间成立,在超出某个大偶数区间之后,面对无穷无尽的偶数,谁也难以保证成立,并且难以验证,也无法验证。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

“3x+1”:2的n次方是所有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抵达4、2、1数流的终结线,又是从4、2、1回归无穷数据宇宙的起始线。在这条2的n次方线上,有无数从4、2、1回时的分流点与抵达4、2、1数流的汇聚点,这些点却是在2的n次方合4+6n形式的数点上。因此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经过2的n次方合4+6n数的汇聚点,可以回流分流出奇数x合1+2n或合2+3n的数群,所以“3x+1”猜想无论怎样成立。公式(万有规律公式)为: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葭葭苍苍:看起来遥不可及,然而走着走着竟也到了。祝福!
    唐国明:@苇筱荟 谢谢

本文标题:红楼工匠唐国明的鹅毛帖与红学作品被大众肯定为文化复兴的标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nk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