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千古情痴词人——晏几道》
作者:兰 云
晏几道(1038~1110年)字叔原,号小山,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晏殊村人。晏殊之子,宋代词人。
在北宋词坛的璀璨星空中,晏几道宛如一颗独特而闪耀的星辰。他以其细腻而深情的词作,在词的世界里镌刻下了属于自己的深刻印记,成为千古情痴词人的代表。
晏几道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晏殊是北宋著名的词人,官居高位。这样的家庭背景既给了晏几道良好的文学熏陶,也为他日后词作风格的形成埋下了伏笔。然而,晏几道的一生却充满了坎坷与波折,并未像他的父亲那样在仕途上一帆风顺。
晏几道的词作,最显著的特征便是那浓郁得化不开的深情。宋代青楼比较,文人墨客常进出青楼,喜欢与青楼女子对诗歌赋,偶尔情到深处,难免有他的情,是对爱情的执着与痴迷。在他的词中,爱情不是那种风花雪月的浅吟低唱,而是深入骨髓的思念与哀怨。例如“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几句词营造出了一种极其凄美、孤寂的氛围。梦醒来,看到楼台紧锁,帘幕低垂,往昔的记忆涌上心头。“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更是千古名句,人与落花相对,在微雨之中,燕子双飞更衬托出人的孤独,那种对爱人的思念和自己形单影只的落寞感跃然纸上。他写爱情的失落,就像在写一场无法醒来的梦,“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离别之后,无数次在梦中与爱人相逢,而当真的相逢时,却又害怕这只是一场梦,要拿着银灯仔细照看。这种细腻的心理描写,将对爱情的渴望、思念、患得患失表现得淋漓尽致。
晏几道的情痴,还体现在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眷恋。他的词中常常回忆起曾经的欢娱场景。在那个歌舞升平的时代,他与歌女们有过许多美好的交往。“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回忆中的女子彩袖飘飘,殷勤劝酒,他也不惜醉倒红颜。他们在楼中尽情歌舞,直到月亮低垂,歌尽扇底之风。这些美好的回忆在他的心中不断盘旋,成为他词作的重要素材。然而,时光流转,往昔的美好都已消逝,这种落差更加深了他的愁苦与深情。
他在仕途上的不得志也对他的词作产生了影响。晏几道虽有才华,却在官场中遭受排挤和打压。他的孤傲性格使他不愿意迎合官场的污浊风气,于是只能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词的创作。他的词就像是他内心世界的避风港,在那里,他可以尽情地抒发自己的哀怨、思念、孤独和对人生的感慨。在他的笔下,身世之感与爱情之悲常常交织在一起。他写自己如同飘蓬一般的身世,“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在重阳佳节,虽然有美酒佳人相伴,但他却深感自己身世的漂泊,只能试图用沉醉来忘却内心的悲凉。
晏几道的词风独树一帜。有他婉约派一面,时而奔放,时而悲伤,时而念念不忘,困在情网之中,他没有像苏轼那样豪迈豁达地抒发对人生的壮志豪情,也不像柳永那样直白地描绘市井生活中的男女之情。他的词更加含蓄、内敛,有一种贵族式的优雅与忧伤。他用词精准,意象的选择别具匠心。落花、微雨、燕子、明月等意象在他的词中反复出现,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构建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哀愁的世界。
从文学价值上看,晏几道的词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词丰富了宋词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为后来的词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创作风格的借鉴。在爱情词的创作上,他将爱情词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高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他那种深入骨髓的爱情描写,让后世的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北宋时期人们对于爱情的细腻体验。
晏几道的一生或许在旁人看来充满了遗憾,但他的词作却因这份遗憾而更加动人。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首首深情的词章,在北宋词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是那个时代的情痴,也是永远活在词中的永恒恋人,他的词作如同夜空中的繁星,穿越千年的时光,依然闪烁着迷人的光辉,让每一个读到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刻骨铭心的深情。
原创
2025年4月30日
网友评论